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基層民政工作扎實有力 惠民政策措施落地有聲
——湖北省荊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基層民政工作的實施意見》

時間:2018-08-0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李云中  朱玉龍

2017年11月,民政部部長黃樹賢一行深入湖北省荊州市調研基層民政工作,強調要重視、推動、加強基層民政工作,并將洪湖作為全國加強基層民政工作試點地區。2017年11月23日,時任荊州市委書記楊智就加強荊州市基層民政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各級民政部門搶抓民政部加強基層民政工作的重大機遇,力爭用一年時間取得明顯效果。

2017年12月,荊州市民政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歷經實地調研基層民政實情、學習考察外地成功經驗、征求各市直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意見,起草《關于加強新時代基層民政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經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于2018年7月20日正式印發?!秾嵤┮庖姟分荚趯ΠY制約民政事業發展的瓶頸和頑疾,順應新時期基層民政工作發展的實際需要,對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機構編制、服務場所、經費保障等方面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確保基層民政工作有力量,各項惠民政策能落地。

搭建服務平臺打通惠民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

為政之道,貴在落實?!秾嵤┮庖姟分赋觯酝晟瞥青l社區治理和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便民利民體制機制建設,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探索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基層公共服務平臺,依法取消和下放民政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全面推行基層各項審批業務信息化辦理,逐步形成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一站式”辦結機制,提高基層民政為民服務效能。以加強基層民政工作為抓手,集中力量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城鄉社區建設、社會治理、養老服務、殯葬改革、農村老人兒童快樂之家建設和農村福利院提檔升級等民政重點工作在基層的落實,確保各項民生民政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力爭在2018年,全面實現基層民政有手段辦事、有章程辦事、有能力辦事的工作目標。

“四個全面”進一步優化基層民政工作發展環境

全面加強基層民政機構隊伍建設。設立鄉鎮(街道)民政和社會事務辦公室,通過統籌調整編制人員、設置公益性崗位和購買服務等方式,落實鄉鎮(街道)民政工作機構和人員配置。所有村(社區)從“兩委”干部中安排1名兼職民政協管員負責所有民政業務的協管代辦;農村福利院由鄉鎮干部或鄉鎮政府正式聘用人員擔任法人,依法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通過公益性崗位和聘用,合理配比工作人員與供養對象人數。

全面推進基層民政服務方式創新。建立市、縣、鄉三位一體民生基礎數據信息平臺,確保多部門數據互聯共通,實現民生基礎信息數據采集、更新、監測、上報信息化;由縣(市、區)民政局統一標準,各鄉鎮(街道)民政和社會事務辦公室、村(社區)民政工作站制定統一規范的民政事項辦理指南和服務承諾等制度;村(社區)民政工作站做到有專人、有場所、有制度、有臺賬,實行全程辦事代理服務制度。

全面加強基層民政保障機制建設。改善鄉鎮(街道)民政服務環境,配齊各類服務設施;落實民政工作辦公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落實農村福利院工作人員、“以錢養事”聘用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標準,建立自然增長機制,并繳納相應的社會保險。

全面加強基層民政隊伍能力建設。加強基層民政干部黨風廉政教育,自覺抵制各種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強化民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與監督,預防各類違紀違規問題發生,努力建設一支講良心、講規矩、講責任、講團結、講奉獻的忠誠干凈擔當的民政干部隊伍。

“十個到位”推動各項民政工作在基層落實

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到位。逐步提高救助標準,實現醫療救助全市所有醫院全覆蓋,為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購買補充商業保險,提高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審批額度。

防災減災救災機制健全到位。建立統一防災減災救災領導機構,明確地方主體責任,落實資金分級負擔機制,加強救災裝備建設,完善應急救助預案,加快推進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綜合減災示范縣(市、區)創建活動,并安排創建和補助資金。

城鄉社區建設推進到位。推進城鄉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提檔升級,科學推進鄉鎮、村莊區劃調整,逐步實現城鄉社區公共服務事項“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蓋、全口徑集成和全區域通辦。進一步規范村(居)務公開工作,加快農村社區建設,推進社區減負增效,開創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

優撫安置政策落實到位。鄉鎮(街道)、村(社區)分別建立優撫對象服務中心和優撫對象服務點,聘用聯絡員,建檔立卡。主動對接精準扶貧,全面實行陽光安置,落實自主就業一次性經濟補助政策。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到位。經民政部門許可的民辦養老機構,每張床位給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每個機構最高補貼不超過500張床位;對正常運營1年以上的,按收住失能對象每人每年不低于1500元、其他對象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給予運營補貼。

高齡老人補貼落實到位。落實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對符合條件老人給予相應補貼。不斷完善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制度,逐步提高補貼標準。

殯葬改革深化到位。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節地生態安葬設施。結合實際情況,科學選址,合理確定數量規模,制定縣(市、區)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規劃。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到位。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加快推進基層社工專業人才和志愿服務發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鄉鎮(街道)、村(社區)配齊專業社會工作者,對獲得初級、中級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在崗社區工作人員,給予職業津貼。

老人兒童快樂之家建設到位。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加強和改善農村殘疾人服務。推廣建設一批老人兒童快樂之家。在村(居)委會建設中規劃相應面積房屋,用于老人兒童快樂之家,為老人兒童提供關愛、活動場所。

農村福利院提檔升級到位。到2020年,實現每所農村福利院房屋綜合建筑面積達800平方米以上,床位不少于50張,自愿集中供養率達100%;配齊農村福利院安全基礎設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8.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