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10日,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辦了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治理現代化交流研討會。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早在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調研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時就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并指出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目標就是促進“人與人的和諧”,為鄉村治理指明了方向。
農村基層政權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主體,村民自治是鄉村治理的重要方式,農村社區治理是鄉村治理的重要內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于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創新農村社區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此次舉辦研討會,是民政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和具體行動,目的是加強新時代鄉村治理理論研究,探討新時代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創新農村社區治理的路徑措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助推農村農業現代化,促進人與人的和諧。
會議認為,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推進“四化同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必將開辟“三農”工作的新局面,必將開辟鄉村治理現代化的新格局。
會議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治理取得的新的歷史性成就。會議認為,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要把握以下原則和重點: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切實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三留守”、鄉村人才流失等制約鄉村治理的瓶頸問題。充分挖掘鄉村內生資源和動力,在尊重原有鄉村治理文化體系的基礎上,倡導新時代的法治理念。堅持新發展理念,科學利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助推鄉村治理現代化。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以自治為基,健全和創新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以法治為本,讓法律成為鄉村治理的利器,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農民群眾的自覺行動;以德治為先,強化道德教化作用,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