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安吉龍山源把理想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
建一座傳承800年的文化旅游陵園

時間:2018-05-0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包 穎  朱婕妤

4月,南方草長鶯飛、鮮花簇簇。記者連續三年在陽春時節探訪浙江安吉龍山源。 

這座7000畝的園林,建成后將兼具文化遺址旅游、休閑田園觀光、陵園服務功能,其中800畝為陵園。

記者跟隨安吉綠郡安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模敏、浙江省殯葬協會秘書長陳景蓮一道游覽園區,不時下車觀賞美景。山路旁,不時有映山紅等白的、紅的花樹闖入眼簾,一種叫做芝櫻的桃紅色小花如地毯般鋪滿山野,一圃圃紅的、黃的郁金香開得正當時;一群身穿藍底白花衣裳、頭戴藍色頭巾的采茶女正在茶園摘春茶,用質樸的笑容跟我們打招呼;綠化工人在種植新育出的花苗,累了就愜意地躺在草坪上休憩;沿途的池塘里,鴨子在歡快地游弋戲水,塘中有魚,可以垂釣;拾階而上,窸窸窣窣的風吹竹林聲與鳥鳴聲相和……記者所到之處,盡是一幅幅自然生態的美景,墓區只是點綴其間,與自然和諧相融。 

打造國家使命主題園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4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烽火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考察時,特別強調了要繼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 

在安吉龍山源,就有這樣一個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園區——“國家使命主題園。 

42日,安吉龍山源在國家使命主題園舉辦院士將軍林種植啟動儀式。王世績、馬國惠、孫承緯等近10位為國家兩彈一星工作作出過杰出貢獻的院士、將軍和功勛人士親手植樹,掛上標有自己信息的銘牌,希望兩彈一星精神在此得到傳承和弘揚。 

據浙江綠郡恒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池西坪介紹,安吉龍山源國家使命主題園以弘揚和傳承兩彈一星精神為主旨,綠郡公司計劃把它建成全國一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科研精神傳播基地、人生文化展示基地,為兩彈一星工作者提供一處精神家園。 

國家使命主題園建設早已馬不停蹄地展開了—— 

2017628日,國家使命主題園舉行奠基儀式。 

20171016日,兩彈一星手印墻征集工作啟動。 

2018125日,浙江綠郡恒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得到了專業社團的認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兩彈一星歷史研究分會吸納為理事單位。有了專業的指導,綠郡公司可以更好地去弘揚、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據池西坪介紹,整個國家使命主題園占地65畝,由主題雕塑廣場、主題文化紀念墻、主題陳列館、院士將軍林組成。在主題文化紀念墻上,將印有5000兩彈一星親歷者的手印,墻體長100米,寓意人生的圓滿;在主題陳列館里,則展示兩彈一星工作者的相關紀念物品;主題雕塑則以相關設施設備的零部件為原型,進行藝術化改造。此外,國家使命主題園的陵園服務產品非常豐富,有小型藝術墓、樹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 

綠郡團隊計劃用3-5年時間在全國采集5000兩彈一星奉獻者的手模,聽他們講述兩彈一星工作中的故事,記錄這段歷史。截至目前,他們已奔赴北京、合肥、上海、杭州、新疆、綿陽等地,完成1000多個手印的征集。2018年,計劃再征集1000個手印。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團隊中有人笑稱:對民企而言,建兩彈一星紀念園,就像是數學小白拿了道高數題。我們有幸得到了諸多兩彈一星親歷者的幫助,指導我們在文獻資料中孜孜以求,實地探訪考察,領我們走進兩彈一星的光輝歷史。” 

安吉龍山源也因此獲得了眾多兩彈一星工作者的認可。據介紹,上海、杭州等地已有近百位兩彈一星工作者計劃在百年后落葬于此,這里恰好滿足了他們對為之奉獻青春、深感自豪的兩彈一星的工作情結。 

院士將軍林種植儀式上,新疆馬蘭基地原司令員、馬國惠少將說:“‘兩彈一星精神,核心是愛國、奉獻、忠誠于使命、國家利益高于一切。這是一個集體行為,是集全國人民的力量攻關的。那時,我們的底子很薄,但成功了,它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兩彈一星精神可謂是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安吉龍山源找準了一個重要的發力點。

要做傳世800年的陵園 

對安吉龍山源,浙江綠郡恒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立下了富有理想主義和人文情懷的目標——要做傳世800年的陵園。 

傳世800年,近乎苛求。怎么才能實現?

一開始,對于傳世800年的陵園的理念,基層員工難以理解。但在規劃建設龍山源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得到服務對象的認可,慢慢領悟了——我們是在做一項傳承歷史和文化的事業,它可以延續800年甚至更久遠。黃模敏說。 

從理想到現實,要有具體的實現路徑。

為了傳承800年,在陵園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方面,要有更長遠的打算,在材料應用上要考慮時間的長久性,不使用一些易損耗的材料,在植物的選取上要考慮長久的景觀效果;在文化建設上,要建設一些主題園區,如百姓故事園、國家使命園、桃李園等等,弘揚中華民族和家庭的文化歷史;要考慮服務對象在園區里的多重需求,研究開發相應的服務和產品,包含園區的適老設施、便利的園區服務、祭思空間,甚至未來要提供生前回憶錄撰寫制作、臨終關懷、DNA保存等服務。正如黃模敏在微信朋友圈中所說:這個項目越做越清晰,越做越有勁。” 

傳承,更多的是傳承精神。綠郡團隊認為:安吉龍山源除了要講好普通百姓家庭的故事,更要講好為國家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的故事,傳承他們的精神。未來安吉龍山源要吸引對國家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喜歡這里、來到這里。” 

眼下,綠郡團隊正在筑巢引鳳。并且,他們堅持了這一理念——“不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要注重服務和產品的創新發展,要留下時代的烙印。” 

他們對陵園的開發堅持珍惜土地、尊重自然,山體盡量保持原始地貌,不做破壞性開發,留下原有的茶園,讓造訪者可以多一份采茶的體驗。這基于綠郡團隊對環保生態有更深刻的認知。

這看似不經濟的規劃卻得到了投資人的認可。國家倡導節地生態安葬,這是陵園未來的發展方向。伴隨著時代的發展,陵園里的產品形態也會不斷創新、發生變化。我們可以想象,將來這片茶園可以和節地生態安葬產品同時存在。黃模敏說。 

建一座綜合性文化旅游陵園

按照規劃,安吉龍山源最終要建成一座集文化旅游、山水田園休閑觀光、陵園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陵園,其中包括龍山古城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博物館)、安吉古城考古遺址公園、江南農耕文化園及龍山人文紀念公園。

近年來,在我國陵園服務行業,提出打造旅游陵園理念的,浙江綠郡不是第一個。其中,不乏環境優美的陵園,也吸引了不少人走進陵園,但還沒有哪家陵園能夠吸引大多數民眾為了旅游而來。

截至2017年底,安吉龍山源已累計接待6200人次。安吉龍山源可以真正實現陵園的旅游功能。對此,黃模敏很有信心。 

他算了一筆賬給記者聽:“800畝的陵園,70%用來做綠化,只有30%也就200多畝用來建符合節地生態方向的安葬設施,對于整個7000畝的園區來說,占很小的比例。” 

近兩年來,綠郡團隊去國外考察陵園時發現,陵園用地歸屬于綠地系統,而我國的陵園用地屬于殯葬用地。這給了他們把安吉龍山源打造成生態園林系統的啟發。茶山、稻田、竹海等,因此成為整個園區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旅游和陵園功能相結合,安吉龍山源有天然的優勢,黃模敏稱之為天時、地利、人和:天時——2016年,民政部等9部門提出推行節地生態安葬,這是未來陵園的發展方向,安吉龍山園的建設理念恰好契合了這一方向。地利——周邊有安吉龍山古城遺址、八畝墩與九畝墩王陵級大墓以及上千畝茶山、數百畝稻田、數十處竹海。人和——綠郡團隊和投資人對安吉龍山源的規劃建設達成了共識。” 

安吉龍山源文化、旅游、陵園服務功能的結合,預計在2019年可以看到雛形。正在建設的龍山古城文物科技保護中心是一座博物館,將用于陳列展示從八畝墩、九畝墩考古發掘的文物。旁邊配套建設了酒店服務設施。800米的櫻花大道已經種下了,明年可以看到花開滿樹、落英繽紛。生態養雞場、垂釣池塘、茶園、農趣采摘園等可以為人們帶來更多體驗。

現在,經常有安吉當地的居民來園區游玩,有老師帶著小學生來練習寫作文的,有來畫畫寫生的,也有來拍婚紗照的…… 

長遠來看,安吉龍山源將來是面向全國開展服務,旅游和陵園服務會相得益彰,甚至旅游會帶來更多效益,而陵園所承載的民族精神、所傳承的家庭文化也會為旅游增色。浙江綠郡公司董事長孫彩霞展望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5.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