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珠
宋秉琦,2004年從長治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畢業后,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精神衛生這一特殊行業,至今已在榮軍精神病醫院走過了15個不平凡的年頭。15年來,她默默耕耘,癡心不改,把愛獻給了自己鐘情的精神衛生事業;15年來,她愛崗敬業,勤奮鉆研,從一名普通醫生成長為精神病院響當當的主治醫師;15年來,她妙手仁心,熱忱服務,累計救治各類精神病患者7500多人次,90%以上的患者得到了治愈或好轉。她用實際行動在精神衛生戰線譜寫了閃亮的青春篇章。2018年8月14日,宋秉琦在首屆山西醫師獎和山西青年醫師獎評選活動中,被山西省醫師協會授予“山西青年醫師獎”。
精神疾病,有史以來一直被醫學界視為一大摧殘人性、危害社會的頑疾,而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宋秉琦來到精神病醫院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后,目睹了一個又一個不能自控、沖動興奮、胡言亂語的患者,望著那一雙雙欲哭無淚,欲罷不能,充滿期待的監護人的眼神,她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從心中升騰而起。從此,她懷著一腔熱血,將全部身心投入到了精神醫學的臨床工作當中。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一頭牽著患者的喜怒哀樂,一頭連著患者親人的深深企盼,肩頭的責任重于泰山,而沒有過硬的醫療技術很難勝任。宋秉琦在學校學的是臨床醫學,精神科專業僅是粗淺涉獵。為了盡快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掌握過硬的精神疾病診治本領,她虛心向院內外專家學習,爭取機會外出進修并利用業余時間開始了精神病學的探求之路。功夫不負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艱苦的深鉆細研和博采眾長,宋秉琦術有專攻,學有專長,逐漸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先后在國家和省級醫療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15年來,在她的精心治療下,一曲曲精神荒漠里的生命綠音重新奏響,一個又一個迷失自我的靈魂恢復了做人的尊嚴。
通過多年臨床實踐,宋秉琦深深地體會到,對精神病人的治療,不僅需要生物學的治療手段,更需要心理治療技術來撫慰他們的心靈。因而她系統學習了心理學、人文科學、精神分析等相關理論,摸索出一套有自己特色、與本地文化緊密銜接的心理治療方法,根據病人的家庭背景,文化、習俗的不同以及病情的差異,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對病人施以個性化的治療和關愛,在臨床實踐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對一些生活不能自理,沒有家人陪護的患者,宋秉琦總會親手給他們喂水喂飯;對一些長期住院的患者,她總會陪他們聊天、談心,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遇到一些興奮沖動的患者,針對他們不同的病因或給予耐心勸慰,解除其恐懼;或予以鼓勵和關愛,使他們很快能穩定情緒,適應環境并配合治療。有時甚至遭到患者辱罵、拳打腳踢或被患者抓傷,她從來不急不怒,默默承受。有一位祖籍江蘇常州的70多歲的患者,住院近30年,在經過多位醫生的治療后,宋秉琦成為了他的主治醫生。這名患者與家人失散多年,因其只會講常州當地的方言,交流溝通起來非常困難。宋秉琦想方設法接近和了解這位患者,語言交流有障礙,就采用肢體語言進行溝通,通過吃飯時給其夾菜,或時不時拍拍患者肩膀的舉動,慢慢地和他產生了默契。之后經過宋秉琦多方打聽聯系,最終與其親屬取得了聯系,她按照患者親屬的吩咐,經常給患者買水果,買南方人愛吃的甜食,這名患者的精神狀態因此得到改善。在患者72歲生日時,宋秉琦邀請其親屬來到醫院,為患者精心準備了一個終生難忘的生日,患者親屬對宋秉琦十分感激,予以重金相謝,但被她婉言謝絕。
在為精神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宋秉琦總是站在患者的角度,從不考慮個人得失,為每一位患者、特別是貧困患者,想方設法節省醫療費用,盡量選擇價廉有效的藥物,選擇性地做一些必要檢查,讓患者花少量的錢就能治病,宋秉琦也因此成為了家屬心目中的“愛心大夫”。
近幾年,隨著國家嚴重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的展開,醫院每年都有大量的下鄉任務,宋秉琦主動請纓,奔波在下鄉巡回醫療和健康幫扶第一線,從2013年到2017年的5年間,她下鄉26次,先后跑了全市100多個鄉鎮,行程近1萬公里。每次下鄉巡回診療時間緊,任務重,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看幾個患者,宋秉琦常常忙得飯顧不上吃,覺顧不上睡,有時白天黑夜連軸轉,但她從不叫苦喊累。下鄉5年間,累計完成了1000余例患者的排查、診斷、指導、康復、幫扶工作。她在登門入戶給疑似精神病患者診斷過程中,遇到的病例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令人觸目驚心。有的患者被關在鐵籠子里;有的患者被一把鐵鎖鎖在屋子里不見天日;有的甚至被關在地窖里,過著非人的生活……面對這些患者凄慘的境況,膽大心細的宋秉琦總是首當其沖,置個人安危于不顧,救其于水火,盡最大努力做好解救和診治工作。下鄉5年間,宋秉琦對疑似精神病患者診斷定性100多例,其中被解救的關鎖精神病患者就有22例,使14例三級以上肇事肇禍患者得到了應有的醫療救助及政府幫扶。而每次下鄉,宋秉琦總要帶一些家里閑置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分發給那些貧困的患者。有一次在岢嵐縣遇到一位50多歲的精神病患者,家徒四壁,衣服破爛,一日三餐都是靠好心的鄰里送飯,宋秉琦掏出身上僅有的300元錢留給患者。事后她同這位患者建立了幫扶關系,經常送醫送藥、送衣送物,給予生活上的幫助。
做一名精神科醫生不易,做一名精神科女醫生更難。15載寒來暑往,宋秉琦用真情和真愛為精神病患者營造出一片片生命的綠洲!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