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是各級民政部門機構改革全部到位、廣大民政干部職工在新起點上推進民政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一年。”
全國民政工作視頻會議上,黃樹賢部長言簡意賅地說明了新年度民政工作所處歷史方位,關鍵詞是“新起點”。
這是民政事業改革創新乘勝前進繼往開來的新起點。
這是民政部門經過機構改革職能調整之后整理行裝再出發的新起點。
這是在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途上民政部門承擔更神圣使命、完成更艱巨任務的新起點。
立足于新起點,我們更加認識到持續加強理論指引的重要意義。理論上的堅定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的行動指南,只有繼續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關于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的思想方法,我們才能在新起點上更加科學地謀劃好新時代民政工作,更精心地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
立足于新起點,我們更加認識到不斷強化責任擔當的重要意義。勇于擔當是使命的呼喚,是人民的期望。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點,黨中央已經并將繼續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許多硬任務、硬要求,尤其在脫貧攻堅方面,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在推動解決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方面,在貫徹落實中央近期出臺的重大政策措施方面,民政部門都擔負職責,重任在肩。我們只有提高站位、立足全局、擔當作為,才能把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不辜負黨中央對民政部門的期望。
立足于新起點,我們更加認識到準確定位新時代民政工作的重要意義。職責明則發力準、效能高。根據機構改革之后的“新三定”,民政部門主責聚焦于事關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吃飯、穿衣、監護等維持最基本生存權益的最底線民生保障;事關人們生命周期中最基本環節,每個人和每個家庭基本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最基本社會服務;事關社會治理基本組織形式、基礎載體和力量結構,在社會治理中起最基礎性支撐作用的最基礎社會治理;事關體現國家存在感、形成民族內聚力等關鍵因素的行政區劃、地名、界線管理的專項行政管理,等等。以此為標志,民政部門主責更聚焦,職能更明確,設置更優化,任務更繁重,標準更嚴格。明確了新時代職責定位,將大大有利于民政部門進一步聚焦聚力、聚精會神地把本職工作做精做細,做深做透。
立足于新起點,我們更加認識到破除制約民政工作短板、奮力攻堅克難的重要意義。民政事業的改革創新發展同樣山路迢迢、關山重重。唯有看到短板所在,我們才明確方向,有的放矢,攻堅克難。我們冷靜地認識到:有些方面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或理順;有些領域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不高,外部活力有待激發;有些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亟須制定修訂;有些政策文件存在虛、多、空、散問題,貫徹執行難度大;有些地方救助保障水平不高、資金短缺問題突出;不少地方基層民政服務設施薄弱;一些干部思想僵化、觀念滯后;一些地方基層民政工作力量不足、專業人才缺乏、經費緊張、辦公條件落后等問題突出;民政信息化尚未形成全國“一盤棋”。這些短板存在的地方,就是我們攻堅克難的前進方向。
立足于新起點,我們更加認識到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持之以恒、毫不動搖”。民政系統全面從嚴治黨雖然取得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中央指出的一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在民政系統均有表現。我們只有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常抓不懈的任務,標本兼治,抓緊抓好,才能使民政事業改革創新發展獲得持續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立足于民政事業改革創新發展新起點,我們清楚地看到,當前民政工作面臨的形勢是:新時代民政事業有了持續加強的科學理論作指引,有了不斷強化自身責任擔當的政治站位,有了聚焦清晰、責任增強的職能定位,有了明確無誤的攻堅克難方向,有了不斷加強的政治保障。所以我們堅信,雖然腳下崢嶸載途,但我們踏上的注定是一條通往更大勝利的新征程。
風好正是揚帆時,策馬揚鞭再奮蹄。全國民政工作視頻會議已經擂響了出征的戰鼓,我們心中的熱血已經在澎湃奔騰。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站在新起點,信心百倍再出發。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