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精準救助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記北京市延慶區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

時間:2018-05-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王曉云

北京市延慶區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常年奔走在精準救助工作一線,堅持對新申請低保家庭進行100%入戶調查,是低保家庭的“活地圖”;堅持首問負責、政策統籌,讓困難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就能享受最大程度的惠民政策,是困難群眾的“貼心人”;設立社會救助對象住院押金墊付基金,讓看不起病的人能夠有錢看病,是兜底保障的踐行者。精準救助的路上,延慶區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精準識別困難群眾,提供精準救助服務,織牢精準救助網,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

低保家庭的“活地圖”

“大哥,您好!我們是民政局的,今天到您家來入戶核查。您家里都有哪些人?都是什么情況?”躺在床上的男子艱難地坐起來說,“我們家四口人,我肢體殘疾,妻子是精神重殘,大閨女尿毒癥,每周都要去醫院透析……”這一幕發生在延慶區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到永寧鎮一戶新申請低保家庭入戶核查時。

為了摸清困難家庭實情,做到身份識別精準,2014年起,延慶區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對新申請低保家庭進行100%入戶調查。在入戶調查中,堅持不漏一戶,堅持“看、聽、查、問”四步驟,“看”家庭實際生活狀況,“聽”申請人介紹自己近期經濟來源情況,“查”申請人收入來源、身體狀況、住房等情況,向周圍鄰居詢“問”申請人生活狀況。最主要的就是摸清有沒有車輛、多房產、農機、大額銀行存款等,精準識別貧困程度。

延慶區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工作人員踏遍全區18個鄉鎮、街道的每一個村莊和社區,成為低保家庭的“活地圖”,對每一戶都如數家珍,他們奔走在離困難群眾最近的第一線,打通與困難群眾間的“最后一公里”。

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從永寧鎮回來的那天,延慶區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在民情日記中寫道:“如果沒有走進他們家里,不是親眼目睹,我根本就想不到他們的生活竟然會這么困難。在以后工作中,要做困難群眾的貼心人,多從困難群眾的角度出發,讓他們可以最大程度地享受民政惠民政策。”

2017年10月,四海鎮大勝嶺村的穆某突發腦出血,至今臥床,已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后續治療無以為繼。就在穆某一家一籌莫展之際,四海鎮幫助穆某向延慶區民政局申請了農村特困。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經過初審后,工作人員及時到大勝嶺村了解情況,對穆某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核實。回來的路上,工作人員就在想,農村特困每個月有基本生活費,而且有了農村特困的身份之后可以享受醫療救助政策,今后治療的醫藥費應該能有個保障。但是之前的治療費個人負擔部分高達9萬多元,對他來說,還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本著最大程度惠及群眾的原則,堅持首問負責,啟動緊急會商機制,對救助政策進行統籌,主動為困難群眾支招,并將穆某可以申請的救助政策、應該準備的材料和手續等全部所需資料,進行了一次性告知。讓困難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就能享受最大程度的惠民政策。

現在,穆某已開始享受農村特困待遇,他每個月可以獲得1500元的基本生活費,每個月的醫藥費除自費部分都可以全部報銷,如果醫藥費花費較多,還可向鄉鎮申請臨時救助。不僅如此,還為穆某的照料護理人每月發放照料護理費1200元,讓他得到更好的照顧。另外,他還獲得了慈善“SOS”緊急救助金5000元和“拒絕絕望”大病救助金2.7萬元,有效地緩解了他家的實際困難。

兜底保障的踐行者

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在醫療救助工作中發現,現行的醫療救助政策都是事后救助,得支付完醫藥費才能報銷,但是社會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較差,有不少患者因為無法承擔醫藥費就把病一直拖著,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甚至放棄治療。目前,延慶區僅有四家定點醫療機構承擔住院押金減免和出院即時結算工作,社會救助對象就醫時可以享受部分住院押金減免。但是,大病患者經常需要到區外醫院就醫,就需要自行交納押金等各項醫療費用,出院后持藥費單據再申請事后醫療救助。

為幫助社會救助對象渡過難關,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設立社會救助對象住院押金墊付基金,對于因罹患大病急需就醫但無力承擔住院押金的城鄉分散特困、低保、低收入人員,在沒有發生實際的醫藥費時,只要有診斷證明和住院通知單,就可以申請由專項基金先行墊付進行治療。申請人經二次報銷后將墊付資金退回,實現資金的循環利用。延慶區設立的社會救助對象住院押金墊付基金,不僅為大病困難群眾開通了一條生命的綠色通道,還填補了政府醫療救助缺乏先行救助機制的空白。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5.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