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 耀
按照民政部、公安部“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部署要求,陜西省民政廳建立省級部署監督、市級統籌安排、縣區宣傳摸排,民政、公安、教育等多部門聯合整治的工作機制。
截至今年6月底,陜西省共曝光非法社會組織152個、勸散121個、取締103個,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取得初步成效。嚴厲打擊利用“精準扶貧”等國家戰略騙錢斂財的非法分子,提高社會公眾對非法社會組織的辨別力,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環境。
發動群眾積極參與
營造良好的打非整治氛圍
陜西省把做好宣傳工作、廣泛發動群眾參與、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作為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的基礎工作。各級民政部門在購物廣場、公園、車站等人流聚集地區集中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宣傳活動”。組織開展社會組織“六進”活動,發放宣傳手冊、張貼海報、懸掛橫幅,以及利用沿街電子顯示屏和網站、公眾號、電視媒體等渠道,廣泛宣傳非法社會組織的危害、特點、辨別方法和舉報方式,提高社會公眾的防范意識和監督意識,發動群眾積極舉報非法社會組織。
目前,全省共接到涉嫌非法社會組織舉報線索334條,為打擊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奠定了基礎。
聯合執法從嚴查處
形成打擊整治的高壓態勢
陜西省各級民政部門打破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構分級負責的思維邊界,注重與公安、教育等部門聯合整治,協同推進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共享信息、聯合行動,變“單打一”為“組合拳”,加大打擊力度,擴大打擊成果,增強整治效果。
各地市民政局與公安、教育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查處非法社會組織143個。
寶雞市民政局和市公安局聯合查處了打著“精準扶貧”進行詐騙的非法社會組織“為人民服務精準扶貧基金會”,依法抓獲犯罪人員20名,凍結贓款200萬元。
漢中市民政局聯合市公安局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查處了偽造民非證書、以社會組織名義開展活動的“漢中市張繼中醫大藥房”,現已移交公安部門進行處置。
走街入戶全面排查
讓非法社會組織無處遁形
陜西省各級民政部門全面排查非法社會組織,以鄉鎮、社區為單位開展拉網式“非法社會組織大排查活動”,結合社區網格化管理,組織工作人員上街、入戶巡查,對街道、小區內的社會組織登記造冊,核實登記注冊情況,把非法社會組織從社會各個角落揪出來。
渭南市依據在排查中發現的“中國三農為農民辦理養老退休”宣傳彩頁為線索,順藤摸瓜查處了涉嫌詐騙的非法社會組織“中國三農西部農業養老中心”。
目前,陜西省共排查出非法社會組織334個,有效壓縮了非法社會組織的生存空間。
強化督查提質增效
確保打擊整治持續用力
陜西省民政廳為開展好“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督查活動”,成立由省民政廳分管副廳長帶隊的專項督查小組,集中對全省各地市進行專項督查,督促工作進展、查找存在問題、提供政策指導。
同時,陜西省民政廳還定期對全省各地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情況進行通報,樹立真抓實干的工作導向,形成層層傳導壓力、層層抓好落實的工作局面,確保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持續取得實效。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