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亞碩
“我們強烈請求領導批準,將王靖夷同志繼續留任我村,為我村退出省級貧困村及未來發展再添新活力,他是一位民政好干部,溪西好兒女。”這是一份怎樣的信任和期望!
王靖夷,福建省民政廳第五批派駐永泰縣葛嶺鎮溪西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017年11月,他駐村蹲點一年期滿,令他十分感動的是,溪西村260戶聯名給省委組織部和省民政廳寫信,請求將他留下來,繼續和他們一起“圓鄉村振興之夢”。
牢記囑托一心扎根村子
2016年11月7日,王靖夷接受組織委派,到溪西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蹲點一年。然而上任初始,老百姓并不看好他。
民心不是等來的,而是奮斗、爭取來的,王靖夷心里十分清楚這一點。特別是駐村之前,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池秋娜語重心長地叮囑他:“農村工作千頭萬緒,駐村工作要靜得下心,沉得下去,搞好調查摸底,結合民政工作特點,有針對性開展工作,務求高效,通過駐村,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王靖夷牢記廳長囑托,一心扎根在村里。一進村,他就天天走村串戶調查研究,田間地頭留下了他的身影,鄉間小路留下了他的腳印,很快便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不到一個月,基本走遍全村250余戶人家,誰家有什么具體困難、小孩在哪念書等等,他心里都有一本賬。大家都說,我們村真有福氣,上級派來了一位好書記。
新村部讓老百姓心里亮了
屋頂漏雨,院子雜草叢生,沒有一件像樣的辦公桌椅,就連黨支部、村委牌子都沒有懸掛。王靖夷對村“兩委”同志說,村部破點沒啥,一定要將環境弄整潔,為群眾辦事提供一個舒適的場所。他從駐村書記辦公經費中拿出1萬多元,對村部黨建進行規范與完善,制作宣傳展板、村“兩委”及民兵營門牌、村務及黨務公開欄,制作了40余塊黨建宣傳欄、“兩學一做”等宣傳牌,營造了村部政治氛圍。他還不斷向鎮領導、縣有關部門介紹村發展規劃,多方籌得5萬余元,對破舊村部環境進行全新整修,一個月內煥然一新的村部讓老百姓心里頓時一亮!
王靖夷乘勝追擊,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加強黨務村務公開,堅持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有效地提升了黨組織的基層公信力和號召力。同時,注重加強班子團結與和諧,堅持重大問題集體研究,形成群眾與村“兩委”互信互動的良好氛圍。如今,溪西村由一個黨建薄弱村跨入縣先進村行列,由經濟貧困村轉變為經濟強村。
村里再也沒有失明老人
駐村第二天,王靖夷來到精準扶貧戶、低保對象鄭木生家。老人今年88歲,駝著背、摸著墻往前走,4歲的曾孫女拉著曾爺爺的衣角,一臉茫然、蹣跚地跟在后面。王靖夷看到這一幕,莫名的傷感涌上心頭。了解得知,老人因患白內障雙眼失明無錢醫治,整天生活在黑暗中不說,還得打理家務,帶曾孫女,生活的艱苦可想而知。第二天天還沒亮透,王靖夷就跑到縣殘聯“磨公關了”。正好趕上復明工程計劃剩下最后3個名額,他全部要來了。考慮到老人行走不便,他來回接送,為他們跑前跑后辦理相關手續,并給老人300元生活費。為村里3名困難老人免費做完白內障摘除手術,減免手術費近2萬元。
他的善舉感動了醫院領導。2016年11月20日,醫院專門派來十幾位專家進村,為全村老人免費做眼科檢查,為全村15位白內障患者建檔立卡。2017年9月15日,福州市眼科醫院醫療隊再次入村,將12位白內障及3個鄰村9名白內障患者一同接到醫院,由企業贊助免費手術,共減免費用近16萬元。自此,村里再也沒有一位失明老人。老人們行動方便了、生活質量改善了,更看到了美麗的溪西村。
我們生活更有信心了
張依蘭,77歲,癱瘓在床18年。在入戶看望張依蘭時,王靖夷問村干部,老人有沒有殘疾人證。村干部說,老人去縣醫院不方便,沒法辦理。王靖夷想,這種情況村里可能不止一例。經過一周摸底,發現全村癱瘓老人有4位,患精神疾病的有3位,其他不同殘疾的有40人,全村總人口不到1000人,殘疾人占比5%。王靖夷心情十分沉重,下定決心要為這些特殊群體做點事情。他前前后后,跑殘聯、衛生局、縣政府等相關部門,3個多月,終于請來縣醫院2位專家及梧桐精神病醫院3位專家上門評審,全村新增三級以上殘疾人證15本,其中,二級以上12本,自此他們可每月享受200元至300元左右的殘疾人生活補貼。
當王靖夷將殘疾人證送到張依蘭老人手中時,她拉著王靖夷的手,眼淚從眼角嘩嘩流下。如今,張依蘭和這些殘疾群眾不但生活有了保障,以后看病報銷比例也提高了,醫保社保減免了,子女教育也能享受到學費減免政策。他們說:“有了王書記,我們生活更有信心了!”
打造強大的造血功能
要摘掉貧困村的帽子,一定要給村子打造強大的造血功能。王靖夷通過廣泛調研,結合東方學院進駐溪西村等發展機遇,廣泛征求群眾及村“兩委”意見,下定決心蓋溪西村綜合服務大樓。前后大半年時間,王靖夷找相關部門補辦相關手續,終于爭取到近300萬元資金支持,縣委把該村綜合大樓建設列入永泰縣退出貧困工作重點及亮點工程。村綜合大樓建成后,推向市場招租,每年僅租金這一項可增加村財近50萬元。同時,經多方努力,他爭取到縣領導的支持,規劃建設一幢總面積1650平方米的村服務保障用房,總投資500萬元,內設老年人文化活動中心、農村幸福園、農村書屋、村醫療室,大大提升村級組織服務保障功能。現在,該項目已動工開建,明年8月可投入使用。屆時,村民就有了娛樂、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針對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同情況,王靖夷積極引導他們種植青梅、百香果和養殖蜜蜂等,還為1戶貧困戶提供公益就業崗位,爭取10萬元幫扶3戶貧困戶完成房屋新建和修繕。2017年底,溪西村順利通過貧困村退出驗收、4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作為第五批省派駐村干部,王靖夷繼續留任溪西村,帶領村民共同振興美麗的溪西村。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