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躬下身來扶貧 提上心來行善
——記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獲得者侯振國

時間:2018-11-2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 亮  曾慶民

54歲的侯振國衣著樸實、皮膚黝黑、身材健碩,給77歲的失獨老人丁純英家干起活兒來手腳麻利、駕輕就熟,一點兒也不像是河北省霸州市第二納稅大戶新利鋼鐵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倒更像是一名普通的莊稼漢,而這正符合侯振國對自己的定位:“我就是貧困家庭的孩子,經歷過唐山大地震,在黨和國家以及鄉親們的幫助下長大成人,懂感恩、知回報是母親的教導,更是我為人的原則。”

從1個人的感恩回報到2060個人的公益行善,10年來,侯振國和他的團隊走到貧困群眾身邊用心做慈善,累計向社會捐款1800余萬元,從經濟、精神等多方面救助貧困家庭2320戶,貧困學生1900名,讓84名大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團隊累計開展志愿服務163327小時。

512個扶貧幫困檔案盒見證團隊成長

2008年8月,作為職業經理人的侯振國受聘于霸州市新利鋼鐵公司。“我剛來的時候,公司已經7個月沒有發工資了。”美化環境、減耗增效、嚴格管理、強化技術,在侯振國的帶領下,公司不但將拖欠的工資慢慢補上了,還越發越多。但侯振國發現,公司仍有部分困難員工急需幫助。能不能發動經濟條件較好的員工合力開展幫扶?侯振國決定成立一支愛心團隊。憑著扭虧為盈贏得的信任,公司20多名管理層積極響應他的倡議,愛心團隊雛形初現。

到2009年1月,每月獻愛心的員工達到300多名,累計收到善款1萬多元。“在幫扶公司困難員工之后,我們發現還有余力幫助更多人。”于是,經過多方考察后,侯振國愛心團隊在霸州市信安鎮成立“春蕾計劃”愛心基金,專門幫助貧困家庭失學兒童重返校園。那一年,97個孩子從中受益。

“當我把這個消息分享在全體員工大會上時,大家都很振奮,紛紛踴躍加入愛心團隊。”侯振國承認,伴隨著獻愛心的人越來越多,善款越來越多,質疑也越來越多,“我搞企業管理的,不懂搞公益。質疑倒逼著團隊運行更規范、更透明。”

“侯隊長要求我們把每一筆捐款信息、每一次幫扶情況都認真仔細地記錄下來。”愛心團隊干事孫笑佳說,“積累的512個扶貧幫困檔案盒見證了團隊的成長。”

隨著新利愛心建設互助會霸州分會的成立,侯振國愛心團隊駛上了慈善快速路。到2017年,每月的員工愛心捐款累計35萬元,其中,侯振國一人就注入5萬元。這些善款分撥到“春蕾計劃”助學金、大病救助金、扶貧幫困金、失獨及獨生子女貧困家庭救助金和霸州市電視臺“愛心家園”救助金5個基金中,將幫扶的觸角覆蓋到廊坊、唐山、承德、邯鄲等多個地市的貧困家庭。

精準幫扶把愛心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聽說侯振國要來,丁純英老人可高興了。

2014年,丁純英的兒子離異后患病離世,將一雙未成年的兒女留給了兩位老人。雪上加霜的是,丁純英的老伴隨后也因癌癥去世,留下她孤身一人撐起整個家。侯振國便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丁純英家開展幫扶的,一結對便已4年。“經濟上,每月從失獨及獨生子女貧困家庭救助金中拿出1500元幫扶;精神上,志愿者會定期陪老人聊天,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生活上,侯隊長和志愿者經常過來看望打掃。老人現在的住房也是團隊給修建的。”孫笑佳介紹。

“就好像突然又有了一個兒子。”丁純英老人說。

“我不想把愛心團隊做成捐錢了事的團隊。捐給誰?效果怎么樣?后續怎么辦?必須持續關注,這樣才能實現精準幫扶。”侯振國說,“老太太的大孫子2019年高考,小孫子中考,說明這個家庭至少未來5年還需要幫助。我們會負責到底,直到孫子大學畢業能承擔起家庭責任、社會責任了再退出。”

在侯振國看來,認真對待每一次幫扶,不但是對善款負責,也是對受助者負責。

王芳(化名)的母親患有智力和精神障礙、父親在安全事故中被斬斷了9根手指,2015年,16歲的她與雙胞胎弟弟通過政府向愛心團隊求助。而入戶后看到的場景讓侯振國很生氣,滿院雜草叢生,10只羊散放在其中,空氣中全是羊屎蛋的味道。屋內被褥臟污,灰塵蓋了好幾層,到處是蜘蛛網。“我把姐弟倆叫到身邊批評了一頓。父母沒有能力打掃,已經16歲的他們沒有能力打掃嗎?”侯振國說。

隨后,他擼起袖子領著愛心團隊給王芳家做了一次大掃除,雜草拔除,羊趕圈里,窗戶擦亮,被褥洗凈……給孩子們打造了一個衛生樣板。“我要求他們至少保證家里的基本衛生,否則停止幫扶。”侯振國笑笑說,“孩子們做得挺好,而且很爭氣,現在已經是大專生了。”

而對好逸惡勞的成年人,侯振國表示,他的愛心團隊是不會幫扶一分錢的。

企業停下了但愛心不會停下

響應國家號召,2017年4月26日,霸州市新利鋼鐵有限公司全部停產,去產能300萬噸,成為廊坊市第一家整體退出鋼鐵行業的鋼企。企業停下了,“但以員工為主要成員的愛心團隊不會停下。”侯振國說,“因為我們的團隊是因愛凝聚在一起的。”

2010年,侯振國帶領愛心團隊走訪大病貧困家庭,結識了17歲的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患者張晶(化名),每天6000多元的治療費給這個農村家庭帶來深重打擊。雖然愛心團隊累計捐款60萬元對張晶開展了系列幫扶,但這個年輕的生命還是在2013年離開了人間。為了挽救更多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侯振國愛心團隊決定集體捐獻造血干細胞!1700人報名,1522人體檢合格成為中華骨髓庫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一旦配型成功,他們將為白血病患者捐出救命骨髓,為死亡線上掙扎的白血病人帶來生的希望。

“不管是捐1元還是捐骨髓,都是愛。”侯振國說,“這個愛會在每一個受助家庭里播撒,會在每一個生命重生時延續,所以企業停了、愛心沒有停;員工走了、我還沒有走。”

侯振國表示,他現在最大的心愿是給愛心團隊找個新婆家。“以企業為平臺開展慈善活動,對于打造企業文化、融洽職工關系、承擔社會責任的作用不言而喻。我現在不但知道怎么管企業,還知道怎么做慈善呢!”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1.2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