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媛 蔡冬梅
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業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四個堅持”同步實施,著力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城鄉全覆蓋的多層次、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
堅持高位推動 構建發展大格局
黨政高度重視。近年來,宜昌市委、市政府將養老服務業發展作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康養產業的重要支撐點、作為重大民生工程關鍵點來抓,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亞行貸款宜昌養老綜合服務示范項目、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項目和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兩任市委書記先后為康養產業發展和醫養結合發展作出批示,并現場調研、座談和推進。今年10月,市委書記周霽專程調研醫養結合,并任領導小組組長,要求在已出臺醫養結合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制訂醫養結合三年行動計劃,探索出臺長期照料護理保險政策。市長張家勝擔任亞行貸款宜昌養老綜合服務示范項目和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項目領導小組組長,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養老服務業項目建設。
發展思路清晰。宜昌市要求養老服務業發展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堅持盤活存量與發展增量并舉、公建與民營并行、事業與產業并重,努力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城鄉全覆蓋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
出臺系列措施。該市今年已出臺《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宜昌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宜昌市城區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實施方案》《宜昌城區老年人能力評估實施方案》,近期還將出臺《關于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全市推進醫養結合三年行動計劃方案》等政策文件,這些均為養老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實行標準化服務。把標準化建設作為提升為民服務能力的第一抓手,在全市民政系統掀起創標、學標、用標的熱潮。目前,全市民政系統已制定行業標準360多項,其中,4項養老服務標準上升為省級標準。
堅持項目引領 推動發展大跨越
2016年2月,宜昌市獲批亞行貸款宜昌養老綜合服務示范項目和PPP示范項目。項目總投資25.28億元,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總床位達到4226張,建成后將實行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標準化運營模式。
今年5月,宜昌市成功獲批全國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獲得中央財政2921萬元資金支持。市政府出臺《宜昌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實施方案》,確定了11個實施項目和具體改革措施。
為加強國際國內交流合作,該市成立了總規模5億元的三峽養老產業發展基金。已投資4700萬元,將建設3個養老項目,還有5個項目正在洽談對接中。
葛洲壩集團新建頤福樂園養老項目已于今年9月建成,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床位755張,以“養生”和“快樂”為主線,以健康理念、健康產品、健康生活方式為載體,立足宜昌、輻射全國,打造休閑養生養心養老產業綜合體,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將養老產業做強做大。
堅持改革創新 統籌城鄉大發展
2014年,宜昌市成為全國第一批養老改革試點城市。近年來,根據“放管服”工作要求,結合養老供給側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該市大力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的改革創新。
在市區,以市社會福利院與點軍區民辦和祥尊長園為試點,開展醫養結合改革。在縣市,以興山縣農村福利院和枝江市社會福利院為試點,引進民辦醫院,實行“公建民營”醫養結合。在鄉鎮,以遠安、枝江、宜都、當陽等為試點,通過“服務外包”的方式開展醫養結合,鄉鎮福利院在保障政府兜底對象的基礎上,面向市場接收社會老人,逐步拓展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在農村,以五峰為試點,鼓勵建設農村幸福院等自助式、互助式養老服務中心,滿足農村留守(獨居)老人的養老需求。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起多層次、多元化、多功能,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堅持“養老+”理念 做好養老大文章
近年來,宜昌正在建設三峽(宜昌)康養產業試驗區,其中,宜昌(清江)康養試驗區被湖北省發改委批復為省級康養產業試驗區,納入湖北省“十三五”規劃。宜昌將把境內長江、清江兩江流域打造成為全國第三個康養產業試驗區,使之與四川攀枝花、河北秦皇島形成“南、北、中”三個各具特色的康養產業試驗區。
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宜昌時再次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綠色發展戰略,宜昌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宜昌重要講話精神,確立了宜昌長江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戰略,要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全力打造全國領先的康養之都和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之城。
宜昌養老產業將立足生態經濟發展,支持鼓勵養老服務業“+大城建設”“+智慧城市”“+生態治理”“+醫療衛生”“+休閑旅游”“+文化體育”“+現代農業”“+鄉村振興”等深度融合發展。通過發展理念和商業模式創新,實現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同步協調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