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明天——湖南省推進兒童福利事業發展綜述

時間:2018-06-0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 銘  通訊員  楊 昱

“我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很幸運。有這么多人關心,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這是湖南省寧鄉市孤兒張香和姐姐共同的心聲,她們曾因父母的相繼離世陷入人生谷底,但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她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這只是湖南兒童福利事業發展中的小小縮影,從孤兒、留守兒童,到困境兒童、流浪未成年人,湖南始終以兒童優先為原則,一系列事關兒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一批與兒童密切相關的民生實事有效實施,只為兒童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建立孤兒普惠制度

服務延伸至困境兒童

5月22日上午,寧鄉七中。笑起來的張香,很溫暖、很清新。在班主任劉老師的眼中,16歲的張香懂事、學習自覺、樂觀開朗,與同學相處融洽,學習成績還名列年級前茅。出生于寧鄉市流沙河鎮的張香,家境在當地算是殷實。不幸的是,她的母親和父親先后于2013年和2015年因病離世,留下姐姐和她相依為命。困境之中,黨和政府伸出溫暖之手。

2011年,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孤兒基本生活、教育、醫療和就業等各方面的保障措施。這是面向全省孤兒、具有普惠意義的制度,標志著全省孤兒保障工作走向了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的軌道。從2018年1月起,全省孤兒基本生活費最低保障標準再次提標,社會散居孤兒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800元,集中供養孤兒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200元。省財政補助標準由每名孤兒每月70元提升至170元。

據統計,湖南省現有孤兒3.4萬名,其中兒童福利機構集中養育孤殘兒童4000余名。自2016年開始,湖南率先提出將服務對象延伸至社會困境兒童,把棄嬰和有需求的散居孤兒分類養育、市縣兩級機構分層定位功能、將養育范圍擴大至除棄嬰孤兒以外的困境兒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兒童福利機構工作等當成重點任務來抓。

2013年,長沙市望城區、雨花區,常德市臨澧縣,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等七個區縣開展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試點工作。2016年11月,湖南省政府下發《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從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強化教育保障、落實監護責任、加強殘疾兒童福利服務等五方面,解決困境兒童生存發展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此外,針對入院兒童殘障率高的現狀,湖南建立“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長效機制,現已形成了以手術矯治、腦癱康復、大病救治為核心內容的綜合性醫療救助體系。2013年以來,民政部及省累計投入福彩公益金4000余萬元,資助手術矯治和個案救治孤殘兒童4000余人次,腦癱康復訓練1000余人次,配備康復輔助器具1200余例。

以留守兒童之家為陣地

切實保護兒童利益

在溆浦縣統溪河鎮學校留守兒童關愛中心,一到放學時間,便成了孩子們的樂園。13歲的小思杭從小雙耳失聰,父母又不在身邊,很少與人交流,還常常與同學打架。在她緊張、冷峻的眼神中,完全沒有同齡兒童所具有的天真爛漫。其班主任反映,她曾有過輕生的念頭。

為幫助小思杭,除了學習輔導外,老師還給她換了個性格好的同桌。見她喜歡閱讀,老師還經常與她聊文學、拉家常、談感想,潛移默化中引導她,鼓勵她多與父母視頻聊天。在她生日那天,老師還專門給她煮了份長壽面,小女孩吃完面后,擁抱著老師,連說三聲“謝謝老師”。隨著不斷引導,小思杭敞開了心扉,笑容變得甜蜜了。

對于留守兒童的關愛,湖南省委省政府從沒有松勁。在湖南省十一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杜家毫特別提出“要給留守兒童美好的明天”。省長許達哲在省兩會上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進行專門部署,建立了由分管副省長擔任召集人的未成年人(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并及時出臺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6年11月起,由省民政廳牽頭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探索家庭盡責、社會參與、政府兜底的部門聯動保障機制。通過前期摸底,全省無人監護農村留守兒童93385人,現已100%實現了有效監護;無戶籍兒童戶口登記19642人,完成率100%;失學輟學兒童1112人全部返校復學,完成率100%。

建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成了兒童關愛工作的重要陣地。2017年,湖南各地抓住撤鄉并村契機,將閑置的鄉鎮政府、村(社區)辦公場地、中小學校等設施場所利用起來,積極建設。2017年、2018年,省民政廳共支持各地建設4000余所村級“兒童之家”,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機構覆蓋全省每個村(社區)。各地以兒童之家為平臺,為兒童建立獨立檔案和聯系卡,及時掌握留守兒童、流浪乞討、失學輟學、遭受家庭暴力兒童和酗酒、吸毒、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等重點關愛對象情況,確保所有留守、困境兒童都在動態監測范圍內。

打造溫馨家庭

讓流浪的孩子有歸途

從“十一五”以來,湖南省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10萬余人次,切實維護了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權益。

2012年至今,省民政廳牽頭有關部門在全省開展了以“保護兒童,告別流浪”為主題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和以“合力保學、快樂成長”為主題的“流浪孩子回校園”兩個專項行動,將1.8萬多名流浪孩子送到了父母或監護人身邊,幫助3017名流浪未成年人返校復學,結束了他們的流浪生活,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同時,切實做好流浪未成年人主動救助保護。各地以救助保護機構、救助服務點、救助專用車為依托,重點對網吧、游戲室、車站、橋下、建筑工地等流浪未成年人比較集中的臨時居住場所進行巡查,發現一人救助一人;聯合公安、城管組建臨時救助服務小分隊,在嚴寒、高溫酷暑等天氣,開展集中救助行動,及時發現和救助保護每一個角落的流浪未成年人。

目前,全省共有救助管理機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107個,各救助站設立了生活文體設施、營養餐飲、健康檢測等措施,還對受助的殘疾未成年人提供相應的生活照顧、康復服務和生活技能的訓練,打造了流浪未成年人的“溫馨家庭”。

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的最終目的是要讓他們回歸家庭,融入社會。湖南按照“救助保護—教育矯治—技能培訓—回歸家庭(社會)”的救助模式,切實保障了流浪未成年人的發展權。各救助管理機構積極開展“類學校”教育模式,根據受助未成年人的年齡層次,開設了類似學校設置的課程,制定了學習規范、生活規范、日常行為規范、文明禮貌規范、衛生規范等制度,還設立心理健康室,聘請心理醫生,不定期為他們進行心理測試、心理糾偏和行為矯治。對16歲以上的未成年人,采取聘請專業人員入站開課與委托相關機構外培相結合的方式,根據他們自己的意愿推出了相應的技能培訓項目,增加他們融入社會的本領。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6.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