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國全
為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推進養老服務企業登記規范化和便利化,近日,廣東省廣州市民政局、工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廣州市養老服務企業登記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養老服務企業登記管理、經營范圍等作出規定,并明確了養老服務企業依法享受的稅費優惠、產業扶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分類登記管理養老服務企業
《通知》規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立從事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護理服務,滿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經營性養老服務業企業,可以依法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登記申請。養老服務企業分為養老機構企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綜合養老服務企業三類,實行分類登記管理。養老機構企業是指從事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護理服務活動的經營性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是指從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活動的經營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以及其他相關組織;綜合養老服務企業是指從事養老機構業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等活動的養老服務機構。
其中,養老機構企業、綜合養老服務企業實行“先照后證”,辦理工商登記后,根據相關規定到民政部門辦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后,方可開展相關經營活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辦理工商登記后可依法開展經營,如涉及餐飲、醫療等商事登記后置審批事項的,向工商部門備案相應經營范圍,取得審批部門頒發的許可證后,方可開展相應經營活動。
境外投資者設立養老服務企業實行備案管理,可直接向工商部門申請注冊登記后,到商務部門辦理備案登記。
規范養老服務企業經營范圍
《通知》明確,從事養老服務的市場主體在進行工商登記時,主營項目類別選擇“社會工作”類,并根據實際,在經營范圍中的養老機構業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業務或綜合養老服務業務項目下選擇相應的經營范圍。
養老服務企業名稱應當符合國家和廣州市有關規定,依次由字號、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等部分組成。其中,行業或者經營特點體現兩類識別度:一是服務對象識別度,與老年人、老年、長者相關;二是服務內容識別度,與養老服務、為老服務相關。除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禁止、限制使用的名稱外,養老服務企業可通過“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系統”進行企業名稱自主查詢、比對、判斷、申報,經申報系統檢查通過后即可使用。
養老服務企業在申請辦理經營范圍備案時,應遵守國家和廣州市法律法規規定。登記為養老機構企業的,名稱行業表述可以為“養老院”“敬老院”“頤養院”“老年公寓”等,經營范圍統一核定為養老機構業務(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護理等服務)。登記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的,其名稱行業表述可以含有“社區”“居家”字樣,經營范圍核定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業務(為老年人提供社區托養、居家照護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涉及餐飲、醫療等許可審批項目)。登記為綜合養老服務企業的,名稱行業表述可以更為寬泛,如養老服務、為老服務、老年服務等,經營范圍核定為養老機構業務,為老年人提供社區托養、居家照護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鼓勵養老服務企業連鎖化經營
《通知》規定,要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流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養老服務企業登記和經營提供便利。各級民政部門依法指導養老服務企業按照相關行業規范經營。
《通知》明確,養老服務企業依法享受稅費優惠、產業扶持等政策。各相關部門扶持發展養老服務企業,推進專業化、品牌化發展,鼓勵養老服務企業設立分公司或分支機構,實現連鎖化經營,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的養老服務。在同等條件下,登記為養老服務企業的市場主體,在承接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養老服務公建民營等項目中享有優先權。其服務項目符合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原則和范圍的,可由福利彩票公益金予以重點資助。
簡政放權便利養老服務企業
《通知》指出,按照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放管結合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流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養老服務企業登記和經營提供便利。各級民政部門依法指導養老服務企業按照相關行業規范經營。養老服務企業提供托養、助餐、醫療等業務的,應當遵守國家和廣州市消防、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環保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通知》明確,建立健全政府部門間溝通協調機制,加強事中、事后聯合監管。各級登記機關要按照政務信息共享、數據互聯互通的要求,通過廣州市法人信息共享與應用系統、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多種途徑,將登記信息及時告知民政部門及相關審批部門,并向社會公示。同時,告知投資者、經營者等主體,及時辦理行政審批手續,以便相關部門依法履行管理職責。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