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啟動儀式現場。陳 華 攝
本報訊 (記者 陳 華) 一邊是科技成果展示,一邊是科技開放創新。6月16日,第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暨中關村第三屆新興領域專題賽在集聚中國最強大腦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再次拉開戰幕,現場發布新能源與動力裝置、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網絡安全與通信、無人系統、智能制造、新技術新機理等九大領域的82項需求。來自國家科技部、中關村管委會、軍地大單位以及科研機構的200余位代表見證了新一輪賽事啟動。
本屆賽事以對接新興領域創新需求為目標,將通過“揭榜比拼”的方式,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具體技術解決方案,為前沿科技成果轉化搭建平臺。記者看到在以“匯聚雙創活力、澎湃發展動力”為主題的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會場主題展上,無論人工智能、智慧交通還是軍民融合、新能源與新材料技術展示區都圍攏了包括帶孩子家長在內的許多觀眾。
賽事由國家科技部等單位指導,科技部火炬中心、中關村管委會等單位主辦,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承辦。據活動主辦方介紹,本屆專題賽以“挑戰、融合、創新”為主題,在國內注冊的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社會組織、軍隊院校和科研院所,團隊、自然人均可參賽。國外先進技術持有者可委托國內注冊的相關單位參賽。賽場就設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為了緊貼實戰需求和科技前沿,使競爭挑戰更深入、供需對接更務實,需求發布采取滾動征集發布進行,“分為聯合開發、委托研發、項目競爭擇優等,征集一批,成熟一批,發布一批,”中關村管委會軍民融合處處長張曉明表示,部分需求進行實測比拼,將分批組織系列現場賽,“發布一批,比賽一批,此次啟動儀式只是發布了第一批需求,其中8個需求有24萬元的懸賞金。”其實,對于優勝者的支持還有多種,比如獲專題賽優勝獎、優秀獎,且符合中關村管委會前沿項目申報條件的,納入中關村前沿技術項目評審綠色通道;支持世界級頂尖科技人才及創新團隊入駐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推薦軍地對接、金融扶持、空間及專家服務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中關村示范區“1+4”政策支持。
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秘書長季會現告訴記者,作為賽事承辦單位,專題賽包括需求征集和發布、專家輔導、線下提交紙質解決方案、初審、現場賽、頒獎6個步驟,將不限范圍、不設門檻廣泛征集創意設計、創新技術、創新產品,整個賽事將于2019年12月結束。參賽者線上提交解決方案PPT后,可通過專題賽公眾號向需求方專家咨詢問題,獲得技術專家點評輔導。
作為中國創新挑戰賽在新興科技領域的專題賽事,中關村科技軍民融合專題賽已經于2017年、2018年連續舉辦過兩屆,吸引了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0多家單位參加競爭比拼,發現了鉆石存儲技術、空氣動力軸承等一批前沿創新技術成果,促成了20余個解決方案與需求方達成技術合作,展現了科技融合創新的魅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