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文/圖
6月16日,伴著蒙蒙細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連續舉辦五場烈士紀念園遷葬儀式。在烈士家屬的見證下,25份烈士骨灰由烈士骨灰堂遷葬至新建好的烈士紀念園。
據記者了解,八寶山革命公墓烈士骨灰堂原共存放烈士骨灰680份,包括為世界和平獻身的維和英烈、為國家安全犧牲的革命軍人、為社會治安捐軀的人民警察、為防控非典殉職的白衣天使等等。2016年,八寶山革命公墓按照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市社會福利事務管理中心部署,開始著手修建集烈士公祭廣場、烈士安葬區于一體的烈士紀念園。八寶山革命公墓墓區管理辦公室主任代雷向記者介紹,烈士紀念園目前已具備了骨灰安葬條件,公墓于5月啟動烈士骨灰遷葬工作并完成了620份烈士骨灰選位工作,6月1日起開始分期分批舉辦烈士骨灰遷葬儀式。
上午8點整,第一場遷葬儀式正式開始。禮賓人員依次將5位烈士的骨灰請至烈士骨灰堂祭奠臺,舉行莊嚴、肅穆而又隆重的遷葬儀式,隨后由禮賓隊護送烈士骨灰,烈士家屬緊隨其后,乘坐專屬電瓶車抵達烈士紀念園。
記者在現場看到,新建成的烈士紀念園占地約1萬平方米,整體設計以“林蔭草地”為基調,以“紅色精神”為主題。沿中軸線拾級而上,是烈士紀念園的中心廣場,績滿豐碑、星火相承、光輝永鑄等幾處有象征意義的雕塑巍然矗立。最吸引人的是位于中間的紅旗雕塑,造型靈動,好似一面紅旗正在隨風飄揚。“紀念園分為東區、西區兩大安葬區域,預留墓穴1000余個。東部是臥碑墓區,碑面雕刻有橄欖枝和五角星,寓意烈士精神光輝永鑄;西部是槍碑墓區,碑面上有立體的鋼盔、國旗和槍,寓意英雄烈士永垂不朽。”代雷介紹。
在東部的臥碑墓區,記者看到有三四十位親屬前來為張卓群烈士送行。禮賓人員將烈士骨灰安葬以后,親屬們在現場舉行了小型的安葬告別儀式。微風伴著細雨,張卓群烈士的兒子、孫子、外甥等作為家屬代表,飽含深情地訴說著對親人的哀悼、緬懷與敬意。“今天到場的有現役軍人、退役軍人,也有普通百姓,我提議大家用軍人的最高禮儀——軍禮來為烈士送別!”一位親屬的提議,得到了一致贊同,大家紛紛將手中的雨傘收好,冒著雨為烈士送上了莊嚴的軍禮。
烈士吳偉的家屬為親人選擇的是西部的槍碑墓區。90歲的老夫人在兒女及孫女的攙扶下為老伴送行。吳偉烈士的骨灰落葬以后,老、中、青三代人分別手持紅色的烈士骨灰安放證在墓碑前拍照留念。一位家屬告訴記者,在烈士下葬前,他們特地將從老家安徽金寨帶來的一袋黃土平鋪在了墓穴的下方,“希望親人在這里入土為安。”
記者了解到,烈士骨灰堂的680份烈士骨灰遷葬工作預計在6月底完成。在烈士遷葬過程中,八寶山革命公墓為每一位烈士都將舉行隆重的遷葬儀式,由革命公墓大師工作室精心策劃、由金牌司儀傾情主持、由殯儀服務禮賓隊莊重護送。同時,將為烈士家屬提供用于祭奠的花船、手捧花和單枝菊花等,為遷入烈士紀念園的烈士提供特制的防水防潮的骨灰安葬盒。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