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安 寧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文化自信是奮發之翼。堅定理想信念,堅定文化自信,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三卷一以貫之的重要思想和反復強調的重大課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以下簡稱第三卷)生動展現了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在新時代開展的偉大理論和實踐探索,其中專題收錄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6篇重要講話,明確指出了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和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目標要求,為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深刻認識新聞輿論工作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地位
讀懂新時代,掌握新本領,實現新作為,必須深入系統地學習領會第三卷內容,并與第一、第二卷的學習實踐融會貫通。從“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到“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再到“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全局性、戰略性地位,全面闡述了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根本遵循,科學回答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一系列規律性、前瞻性重大問題,充分彰顯出堅定的政治定力和文化自信。
《中國社會報》作為部黨組機關報,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重任。作為民政新聞宣傳工作主渠道主陣地,要從“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高度審視自我,不斷提高對民政工作政治性、群眾性、時代性、協同性的認識,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中盡民政一域之力。
始終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確保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報社黨委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抓學習、促整改、重落實,將“兩個維護”落實到加強政治建設上,落實到宣傳報道黨中央關于民政工作的決策部署上。
一是持續深化理論武裝。狠抓學習制度落實,充分發揮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帶頭作用,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自覺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標對表,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
二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以巡視整改為抓手,以落實“三定”方案為舉措,探索黨委領導下的社長負責制,建立健全理論學習、集體領導、編輯出版等多項制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注重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以加強黨建提升新聞作品的思想性、傳播力。
三是積極主動履職盡責。圍繞“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兩會”“決戰脫貧攻堅”“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等開展主題宣傳,及時報道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部黨組工作安排,大力宣傳地方民政部門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中的先進經驗。積極參與主題宣講,深入挖掘民政系統先進人物事跡,啟動征文活動,加強評論員文章創作,引導廣大民政干部職工深化對爭當“最可愛的人”的認識,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加快推動媒體融合,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強化使命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作為民政領域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重要陣地,既要樹立新聞志向,又要改進工作方法;既要有堅定文化自信的使命自覺,又要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切實做到紙網并重、共向互補。這是民政新聞宣傳工作在新時代必須要有的責任擔當。
一是堅持導向為魂。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聞輿論工作之本。“冒熱氣”的前提是秉正氣。要在融合發展中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價值標準,自覺講責任、講品位、講格調,不僅追求點擊率,更要追求點頭率;不僅追求關注度,更要追求認可度。
二是堅持移動為先。立足報社實際,加快《中國社會報》移動端建設,在功能設計上立足主責主業、突出民政特色,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新聞資源有效整合,進一步增強服務性、貼近性、及時性、互動性,讓“小”屏幕透視“大”命題。
三是堅持守正創新。深入挖掘民政系統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孺子牛”精神,以爭當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行動自覺彰顯新時代民政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加強新聞選題策劃,強化“走轉改”,不斷增強“四力”,以紙媒的權威性帶動融媒發展。充分發揮融媒的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優勢,豐富宣傳形式,延展宣傳鏈條,加深宣傳厚度,用好看好學好用的新聞作品來引領導向、凝聚共識,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