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莫冠婷 韓 堃 何 燕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廣東省民政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以及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續在早部署、凝合力、穩基石、強督導上再加力,集中力量攻克貧困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全力以赴做好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截至6月,廣東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兜底保障44.98萬戶、91.2萬人,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早部署統籌兼顧戰疫戰貧
省民政廳黨組堅持戰疫戰貧兩手抓、兩不誤,提前謀劃并迅速建立了“五個一”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機制,盡銳出擊,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
建立一個領導小組。成立由廳黨組書記、廳長卓志強任組長的省民政廳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加強組織指揮、統籌協調、督促落實,確保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有序推進。21個地市均成立了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壓實主體責任。
建立一套工作專班。抽調廳各業務處室(局)39名精干力量,組建省民政廳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專班,全力保障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戰目標任務。
召開一次動員大會。3月,召開全省民政系統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暨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動員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制訂一個工作方案。出臺《廣東省民政廳2020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方案》,細化社會救助、社會事務、兒童福利等9大方面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倒排時間表,掛圖作戰、照圖施行。
實施一場專項行動。聯合省扶貧辦印發《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實施方案》,從4月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8個月的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通過健全完善監測預警、兜底保障、特殊困難群體幫扶以及督促檢查四項機制,進一步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網。
凝合力發揮聯席會議機制作用促攻堅
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涉及困難群眾數量多、范圍廣,民政部門與扶貧部門及其他省直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實現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提速。
切實發揮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聯席會議作用。4月10日,召開廣東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召集33個省直部門共同研究部署2020年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事宜。
積極加強與扶貧部門溝通協調。3月10日,省民政廳由卓志強率隊,赴省扶貧辦召開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協調會,達成“聚焦未脫貧對象,做到目標一致;研究有效銜接,做到政策一致;開展全面排查,做到行動一致;強化共享比對,做到數據一致;推動建立激勵機制,做到寬嚴一致”的共識。隨后,兩部門多次就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事宜積極溝通協調,共同舉辦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培訓班。
穩基石兜底、救急、提標、擴面保民生
面對戰疫、戰貧雙線作戰,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全面加大對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等幫扶保障力度。
兜底保障范圍持續擴大。將低保覆蓋范圍從收入型貧困家庭向因病、因殘、因學等剛性支出負擔過重、影響基本生活的支出型貧困家庭擴展,做到“保人”與“保戶”相結合。進一步擴大臨時救助范圍,從戶籍人口、常住人口向所有在廣東發生急難的困難群眾拓展,1月-6月,全省臨時救助10萬多人次。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惠及全省殘疾人137.1萬人次。扎實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保護工作,1月-6月,全省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2.13萬人次。
兜底保障排查扎實推進。部署開展為期1個月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及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困難群眾“兩不愁三保障”情況入戶核查工作。對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的,及時落實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
兜底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全面落實2020年省十件民生實事,21個地市均已提標并全部按新標準落實資金發放,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向符合條件人員發放臨時價格補貼7.5億元。
兜底保障基礎不斷夯實。深入開展全省農村低保和殘疾人兩項補貼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整治政策落實不到位、資金監管不到位等8大問題,并主動向社會公布社會救助服務熱線電話,暢通求助渠道。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全省落實社會救助經辦人員4500名。
強督導推動各項工作落深落細落到位
面對脫貧攻堅工作戰線多、任務重、事項雜,廣東省民政廳迎難而上,加大督導力度,全力以赴推動各項工作落深落細落到位。
實行廳黨組成員包干負責制度。針對各項脫貧任務,省民政廳分別指定一名廳黨組成員統一負責、重點督導,定期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及時掌握實情、采取行動,幫助解決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項工作落地。
全力推進掛牌督戰湛江市脫貧攻堅工作。省民政廳承擔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湛江市掛牌督戰工作,推動實現81671戶、233688名貧困戶100%脫貧,218個貧困村100%出列。3月-6月,專班5次實地督戰遂溪縣,遍訪該縣所轄鄉鎮未脫貧的141戶461人貧困人口,抽查39戶已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
勇擔當確保脫貧質量高、成色足、可持續
在日前召開的全省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推進視頻會上,廣東省民政廳要求各級民政部門進一步壓實責任,在脫貧攻堅收官之戰中踐行初心使命,用堅強的黨性確保脫貧質量高、成色足、可持續。
強化低保兜底作用。將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無法外出務工、經營、就業,導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城鄉居民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扎實做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對60歲以上或重度殘疾人低保單人戶進行篩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納入特困供養范圍。統籌開展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分類簽訂委托照料護理協議,并按時足額發放照料護理金。全面摸清集中供養需求,妥善安排入住供養服務機構。
適度擴大臨時救助范圍。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未納入低保范圍的,經本人申請,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加強對因疫致貧、因疫返貧等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積極開展“先行救助”。
強化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全面落實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確保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發放、足額到位。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夯實兜底保障的基層基礎。嚴格使用信息系統進行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的審核審批,將系統數據作為對內考評和對外共享的唯一依據。加強與扶貧、殘聯、醫保、教育等部門信息比對,提高數據共享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