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鋒
美好而溫馨的記憶里,我家那片蓊蓊郁郁的棗樹林,與蔥綠茂盛的蘆葦相雜并生。合抱粗的棗樹有百年歷史,雖飽經滄桑,仍根固葉茂,樹干似鏤龍雕鳳,蒼勁俊逸,鐵鑄一般的枝條隨意而散亂地生長著,肆意而霸氣地伸上天空,虬枝縱橫。棗樹下密集生長著綠葦子,隨風起伏的綠色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高大粗壯的棗樹相襯著青翠的綠葦,宛如一幅生動的水墨畫。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蔭長”暮春的霏霏春雨中,密密匝匝的粉紅色的葦芽鉆出地面;棗樹黑色堅硬的枝條上也冒出一叢叢嫩得透明的芽葉,一眨眼,綠染樹冠,其間綻放著無數嫩黃嬌弱的棗花,如閃爍夜空的點點繁星,棗樹用這平凡的黃色燦爛點綴著暮春景色。
上學經過那片棗林,總是駐足凝望著枝葉紛披的樹冠,青色的棗兒如頑皮的孩子一樣掛在綠葉間無憂無慮地隨風蕩秋千;放學回家,那片棗林也是我和小伙伴們嬉鬧的樂園,在棗樹濃密的陰涼里斗蟋蟀,玩蟈蟈,捉知了;早晨清新涼爽的棗園里,響起我們求知的瑯瑯讀書聲;夜里就睡在棗樹下,沐著皎潔的月光,數著夜空中明亮的星星,聽父親講牛郎織女的故事;雨后我們尋寶一樣采擷一朵又一朵新鮮的嫩蘑菇,有時在棗林下的葦塘里捉幾捧小魚,拾幾枚鴨蛋,十分有趣。但是,我們更盼望棗兒成熟長紅的季節。
那是令人向往的甜蜜季節。沐浴著明媚的陽光,棗兒漸長漸大,由青澀變成嫩黃,然后紅圈兒,直到通體紫紅,顆顆如紅瑪瑙一樣晶瑩剔透。仿佛是“叢林騰赤霞,千家射云紅”“漫漫秋風夕照中,婆娑一樹萬珠紅”的田園風光。放學回家,我和小伙伴們就守在棗園里,像看護一座令人向往的紅色寶藏。每一棵棗樹都掛滿密密、串串、累累的紅棗兒,陽光下,紅彤彤一片,如云蒸霞蔚一般燦爛喜人,飽滿豐潤的紅棗兒把棗樹堅硬的枝條兒都壓彎了,站在樹下,仰起頭,就能吃到脆甜生香的紅棗兒。
綿綿秋雨中,置身于蒼綠紫紅的棗林里,仿佛身處夢幻仙境一般,讓人忘卻煩惱,輕松清爽,超凡脫俗。我們更喜歡雨中的紅棗兒,秋雨把紅棗兒滋潤得豐滿明亮,像秋的眼睛一樣閃著熠熠的紅色光芒。吃一口帶著水珠兒的紅棗,脆生生,甜絲絲,亦酸亦甜,甜中生津,滿口余香。鄰居小伙伴們就常常到棗林玩耍,趁無人看守,撿一塊瓦片,甩手扔到棗樹上,落下一陣紅色的“棗雨”,大家一哄而上,爭搶紅棗,裝滿衣兜,一陣風似的跑走了。
有時曾祖母坐在棗林邊上乘涼,見有人路過,便搖著蒲扇熱情相讓:棗熟了,快吃棗,等漿泡爛了就不好吃了。來人抬頭望著滿樹密密麻麻的紅棗兒,笑笑說:今年棗個兒長得大,還紅艷,很甜吧?曾祖母滿意地笑著說:甜,甜,可甜了,快吃吧。來人就走進棗林,伸手拉低棗枝條,光揀又紅又大又圓的棗兒摘,摘滿衣兜,邊脆生生地吃著,邊笑著走了。
“村上秋林八月天,紅珠顆顆壓枝園”。那更是一個滿懷喜悅的收獲季節。夕陽下,橘紅的晚霞給棗林涂上一層神秘色彩。父親收工回家,邀幾個村鄰一同攀上棗樹,手握粗糙的樹干,用力搖落一地鮮紅的棗雨;紅棗在地上歡呼雀躍,密密麻麻滾滿一地。趕來幫忙的婦女小孩就在樹下搶拾圓溜溜、紅通通的棗兒。顆顆棗兒如急雨一般落在頭上身上,砸得人生疼,但是,人們虛張聲勢地驚叫著,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極快地把一地棗兒捧進籃子、布袋的同時,撿一顆最紅最大的棗兒放進嘴里,吃著品著,讓酸甜的汁液流進心里,仿佛品著生活的甜蜜,品著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春風已過又秋分,打棗聲宣隔隴聞;三兩人家十萬樹,田頭屋脊曬云紅”金秋時節,小棗豐收,我家的庭院里堆滿紅色的棗兒,父母挑選個大的核桃紋棗曬干棗。曬得又大又紅的干棗大部分被鄉鄰們要去結婚撒喜床辦喜事、過年蒸棗花饃或入藥用。
月色溶溶,月光如水。父母收工回家又支起案板,開始用刀切棗片,一個圓圓的棗兒,兩刀切成三片,直到更深夜靜,切好兩大籃子棗片。第二天,擺在半人高的箔上晾曬。幾個響晴天,棗片干透收藏,臘八熬棗米飯,非常香甜。
據研究,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吃棗可以補血、降壓、增強人體免疫力,有養胃、健脾、益血、滋補、強身之效,同時,棗里還含有大量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糖分,對保肝護肝、鎮靜安神有功效。棗被視為重要滋補品,有“一日吃三棗,一輩子不顯老”之說。
一年一度,過節一樣的幸福時刻到了。父親拿出幾個雪白的柳條籃子,和母親一起把紅棗兒裝滿籃子,我踏著明亮如銀的月光,一趟又一趟,把新鮮的紅棗兒送給鄰里鄉親們嘗嘗。有時看我跑得滿頭大汗,月升中天還沒有送完,母親就和我一塊送。給鄉鄰們送紅棗讓我明白了很多處世為人的道理,受益匪淺,終生難忘。
那片紅彤彤的棗林,是少年時代汪汪不竭的快樂源泉,是民風淳樸、鄰里和睦的美好見證,在與鄉親們的交往中,傳遞著生生不息、與人為善的正能量。
常常想起那片紅彤彤的棗林,一絲甜蜜的傷感涌上心頭,久久回旋著,揮之不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