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民政兜底助陣中原脫貧攻堅

時間:2020-09-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 堯 通訊員 佘婧菁 姚 方

  河南民政部門肩負著常年救助900多萬名困難群眾的重任。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際,河南民政部門緊緊圍繞兜底保障水平、兜準救助對象、兜住救急防線目標任務,建機制、織密網,下真功、求實效,努力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網,全力助陣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為困難群眾保障一個越來越有希望的好生活

  “沒想到咱敬老院條件這么好,有人照顧,三頓飯按時按點,再也不用擔心生活問題了!”西峽縣65歲的特困人員邢來志無兒無女,一開始民政部門勸他來敬老院,他還有抵觸情緒,住進來之后卻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與溫暖。

  持續提高貧困人口的保障水平,是脫貧攻堅的關鍵。邢來志就是提高兜底水平舉措的受益者。河南省聚焦提升兜底保障水平這一目標,在科學制定保障標準上出實招、在提質擴面上求實效。

  經過幾年的努力,河南省逐步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農村低保標準由2017年的年人均3210元提高到現在的不低于4260元,增幅33%;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由142元提高到不低于178元,增幅25%,穩定實現兜底貧困人口“兩不愁”目標。

  脫貧路上,破解特困人員的供養難題,也是社會救助的重要內容之一。河南建立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完善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年供養標準不低于低保標準的1.3倍,2020年農村特困人員年供養標準達到5538元,比2017年增長35%。太康縣“五養模式”、南陽兜底“四集中”模式、滑縣特困人員“3+2”供養方式探索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新途徑。

  “現在吃穿不愁,有啥困難都能幫俺及時解決,日子過得很順心……”說起生活的變化,商水縣黃寨鎮趙營村村民趙立民感慨萬千。他被認定為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后,基本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有車送到鄉衛生院治療,醫療費用基本由財政承擔。

  越是精準的救助越讓困難群眾感到暖心

  “沒想到這么貼心,你們上門給俺辦個低保,向我們宣傳黨和國家的救助好政策,讓我們看到了今后生活的希望。感謝黨的惠民政策,沒有民政的救助,就沒有我們全家的今天啊!”焦作市溫縣招賢鄉單莊村的白云飛激動地說。

  疫情防控期間,焦作市將新申請的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審批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及時將生活困難群眾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確保困難群眾不因疫情影響基本生活。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河南省民政部門開辟救助綠色通道,對符合條件、因疫情感染隔離導致家庭困難的人員,優化救助申請辦理程序,及時提供辦理低保、臨時救助等服務。

  而良性救助的背后,只有數據明晰、情況翔實,兜底保障才能動態且精準。

  為此,河南民政部門聚焦兜準救助對象這一核心,在切實規范認定管理上落實落細。民政與扶貧部門積極銜接,落實定期比對工作機制,精準認定救助對象。

  目前,河南省尚有35萬名貧困人口未脫貧,52個貧困村沒有摘帽,還有近14萬名已脫貧人口存在返貧風險、21.5萬名貧困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各級民政部門緊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未納入救助范圍的貧困人口、已脫貧存在返貧風險的監測人口、存在致貧風險的邊緣貧困人口,逐戶逐人核查排查,確保符合條件的人員“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一方面是精準認定救助對象,另一方面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排查治理實際存在的問題。在商水縣黃寨鎮楊營村,低保名單張貼在公開欄上?!暗捅C麊卧趬ι瞎玖?,誰吃誰不吃都可明白了,服氣!”楊營村村民楊淑娟的話反映了監督帶來的成效,也有力說明了越是精準的救助越讓群眾感到暖心。

  2018年起,河南省民政廳組織開展了為期三年的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全面排查整治低保問題。對28.5萬名低保經辦人員及近親屬進行登記備案。全省受委托核對低保信息由2017年的389萬人次增加到2020年的638萬人次,檢出率由2.1%提升到4.2%,兜底保障的精準度進一步提高。

  用“剛性支出核減”幫臨時困難家庭渡難關

  “看著每天幾千元的費用清單我頭都大了,想到后期高額的醫療費用,我真的要絕望了。關鍵時刻,臨時救助和低保幫我解了燃眉之急,國家政策真是越來越好了!”博愛縣柏山鎮上屯村的焦先進激動地說。焦先進是村干部,妻子身患重病。為了治病,家底都被掏空了。民政部門及時核查他家的經濟狀況,為其辦理了低保和臨時救助?!昂罄m的醫療費報銷比例都可以提高,為我們家減輕了很大負擔?!?/span>

  為了保障好因突發大病、火災等因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河南省民政廳建立了臨時救助制度并落實臨時救助備用金。臨時救助成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我和老伴的工資,養兩個女兒沒太大問題,誰想到,小女兒這一病,日子一下子緊巴起來!多虧有低保和臨時救助,不然可真吃不消。”家住焦作市中站區龍翔街道河口村的王坤說。

  2018年8月,王坤小女兒王藝霖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后,為給女兒看病,王坤和宋利娜夫妻倆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雖然申請了低保,但是由于家庭經濟狀況調查時發現其家庭人均收入和財產超出低保標準,不符合低保條件,只能享受臨時救助,這可愁壞了夫妻倆。

  2018年12月,焦作市出臺新政策,明確了因病、因殘、就學等剛性支出核減等政策,民政工作人員通過對1年來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申請材料進行梳理后,主動上門,按程序進行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示審核等,并于2019年4月將宋利娜和王藝霖納入農村低保。

  剛性支出核減等政策的出臺,精準延展了救助對象的范圍,幫助眾多臨時陷入困難的家庭,保住了已經擁有的幸福生活。

  此外,河南民政部門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出臺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大別山革命老區等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近兩年,對嵩縣等4個深度貧困縣傾斜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8億元,對20個脫貧攻堅重點縣、黃河灘區、大別山革命老區傾斜2.2億元。加強農村幸福院等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和農村特困供養機構建設,持續推進安全、清潔、溫暖、文化、康復“五大工程”,進一步增強特困供養機構兜底保障功能。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