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物業“陽光透明酬金制”對社區治理的啟示

時間:2020-07-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社區居民抱怨物業收費與服務水平有差距,物業責怪業主拖欠費用,公司難以為繼。針對社區治理中這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難題,山東省鄒平市民政局日前指導黃山街道將社區物業管理模式由包干制轉變為“陽光透明酬金制”,變物業費為“陽光透明酬金”,成功使居民與物業間的關系從劍拔弩張、勢若水火走向其樂融融、和諧相處。

  物業管理問題成堆“讓人頭大”

  談及社區物業管理問題,黃山街道社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主任兼物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海杰直呼“讓人頭大”。

  黃山街道共有社區9個、住宅小區43個。各小區從2000年開始陸續建設投入使用,入住總戶數約1.2萬戶、4萬人。近年來,公共設施陸續進入大修或更新階段,部分建設較早的小區甚至出現設備癱瘓等問題。

  2016年,在濟發現代城小區,不但小區道路損毀嚴重,而且一度所有的路燈都滅了,一到晚上黑燈瞎火的,居民出行難、意見大。

  像集中更換供暖設備這種好事,要是放在老舊社區,居民肯定會拍手稱贊,可在和潤家園小區卻遭到了居民的質疑:社區2015年才交房入住,為什么2020年取暖設備就需要更換?后來居民了解到,是因為原物業公司對公共設施基本不維護、不保養,導致設備老化速度加快,損壞率直線上升。

  王海杰認為,包干制物業管理模式下,物業要考慮企業利潤,對維修保養公共服務設施的動力不足,導致設施設備使用壽命大幅縮短。而社區居民又難以對物業公司的服務進行長期有效監督,就埋下了引發矛盾與沖突的隱患。

  “堅冰”融化于“陽光”之下

  如今,居民物業間勢若水火的緊張關系已成往事。鄒平市民政局局長田汝濱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黃山街道探索的“陽光透明酬金制”物業管理模式,成功凝聚了多方力量,形成了推進社區治理的合力。

  田汝濱介紹說,為化解長期以來社區居民和物業間的尖銳矛盾,市民政局先后多次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到外地學習先進經驗,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引入“陽光透明酬金制”。黃山街道辦事處持續探索,并在8個小區實施。“陽光”之下,物業和居民間的“堅冰”慢慢融化。

  “陽光透明酬金制”,就是對物業管理工作計劃及其相應的資金預算,從制定到執行全過程,實行全透明管理。

  “陽光透明酬金制”以厘清關系為基礎。各方認識到,業主繳納的物業費和其他公共收益,屬于業主眾籌資金,社區公共設施維護等費用實質是屬于業主的,因此公共設施維護的費用和其他各項費用,不是在花物業的錢,而是在花業主的錢。物業公司的作用,只是協助業主團購各項物業服務并由此獲得相應的報酬。因為花的是業主的錢,所以一切支出都應該實行陽光公開,自覺接受居民的監督。

  據王海杰介紹,物業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年度物業維護和管理服務工作計劃后,提出相應的資金預算。業主委員會可會同小區內外的專業人士對預算內容與物業服務企業進行多輪協商,在協商中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基本共識,夯實社區治理的基礎。

  根據“陽光透明酬金制”,物業資金預算經協商認可后,業主則按照預算分攤繳納物業服務費,繳存到業主委員會賬戶并由業委會委托黃山街道監督管理。物業服務企業對開支總額按比例提取相應管理費,即“酬金”。只要公開、順利地完成了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物業就可以獲得自己的企業利潤。

  購買水表3塊,每塊360元;為3A號樓1、10、21層更換電梯外呼顯示板各1塊,每塊420元……近日,在和潤家園小區微信公眾號上公布的物業維修配件及辦公用品明細里,大到水表、顯示板,小到橡皮筋、寬膠帶,數量、價格、用途均一一列出,居民足不出戶就對各項情況一目了然。

  和潤家園業主委員會主任張玉強表示,“陽光透明酬金制”全流程公開透明,業主大會財務每月向社區居民公布財務支出情況,資金使用透明了,服務水平也提高了。社區大多數居民對物業管理都相當滿意。

  在黃山街道監督指導下,各小區面貌和物業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在濟發現代城小區,業主可以隨時向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反映問題、提出建議,通過業主大會會議表決,業主人數、代表的面積數雙過半后,就開始實施有關項目。該小區先后用業主共有資金對小區道路重新進行了硬化,更新了監控系統,安裝了車牌識別系統,更換了路燈,補植了綠地,暢通了消防通道,增加了小區停車位。居民滿意了,企業也受益了,物業費收繳率達到98%。

  對于完善社區治理的三重意義

  為進一步服務好社區居民,黃山街道辦在完善“陽光透明酬金制”基礎上,成立了業主權益服務中心,專門為轄區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等利益主體提供政策咨詢服務、法律援助服務。

  據黃山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奎介紹,該中心根據業主大會決議和授權,代管小區資金和賬目,利用政府資金和社會資金聘請專家和為小區業主、業主委員會提供輔導和培訓,配合街道指導小區業主依法開展自治、維護社區和諧穩定。

  田汝濱表示,有效矛盾化解,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是當前基層社區治理的關鍵,更是創新基層社區治理的著力點。“陽光透明酬金制”的落實,從源頭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化解矛盾糾紛,搭建起城鄉社區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交流互助平臺,進一步營造了和諧融洽的人居環境,也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開辟了新路徑。下一步,民政部門將積極論證完善,爭取在全市推廣。

  華中師范大學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基地主任、民政部全國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成員陳榮卓教授認為,2017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提出了“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的任務,明確要求“加強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對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指導和監督,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議事協調機制”,因此,如何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是當下需要著力補齊的城鄉社區治理短板之一。“陽光透明酬金制”以推動物業費由“剪不斷理還亂”向陽光公開透明轉變為切入口,有效規范了小區物業運作過程,保護了業主和物業公司雙方的利益。

  陳榮卓進一步表示,將“陽光透明酬金制”放入城鄉社區治理現代化發展范疇觀察可以發現,這一案例對于社區治理的啟示意義在于三個方面:一是體現了需求導向,即業主購買服務和評價服務。社區治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創新治理機制,回應民生利益訴求。二是突出了業主主體,即業主在物業服務管理中的主體性。在社區治理過程中要堅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組織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注重發揮業主自治作用。三是強調了多方共建共治,即政府、居民、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四方互信合作形成共同體。社區治理要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要求,著力建立起規范、互信、互利的治理關系網絡,以發揮治理共同體作用。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7.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