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松 章俊杰 錢晨波
你在前線戰“疫”,我在后方支援!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全國打響以來,浙江眾安慈善基金會千方百計聯合多方力量,從世界各地采購最緊俏、最急需的20萬只口罩、2.5萬件醫用隔離服、5000個護目鏡,并想盡辦法以最快的速度運抵國內。
在這場與病魔爭奪生命的較量中,眾安慈善基金會工作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著不平凡的責任。
“我們每快一步,就能多保護一位醫護人員,給病人更多保障!”
1月23日,浙江省率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當晚,眾安集團管理層召開了線上緊急會議,成立“抗擊疫情應急工作小組”。
1月28日,眾安集團設立1000萬元作為抗“疫”基金,專項支援湖北、浙江等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隨著疫情迅速蔓延,各大定點醫院紛紛發布求援信息。與此同時,各大網購平臺防疫醫療物資全面告急。
緊急關頭,眾安集團董事局給采購組下令,“不惜一切代價,盡快采購醫療物資,我們每快一步,也許就能多保護一位醫護人員免受病毒感染,能夠給病人更多保障!”
眾安慈善基金會立刻組織采購小組協調公司海內外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募集采購防疫急需物資。
為了進一步擴大采購范圍,眾安集團向全體員工發出倡議,希望大家發揮消息靈、渠道多、資源廣的優勢,幫助基金會提供醫療物資購貨渠道。
一時間,杭州、麗水、義烏、上海、青島,以及日本、德國等地分公司員工紛紛利用自己的渠道收集采購信息,有員工甚至跑到廠家大門口蹲點,只為能第一時間采購到物資;大家24小時全球詢價,最終為基金會提供了上千家供應商名單。
“那幾天,只要閉上眼,腦子里全是口罩、隔離服。”
眾安慈善基金會志愿者施金帆有海外留學經歷,接到采購任務后,第一時間聯系到一位醫療行業的朋友,通過其聯系日本、意大利、美國等國的生產企業。因存在時差,她不得不24小時在線,與廠家溝通協調。
有時凌晨兩三點,忙碌一天的施金帆剛剛入睡,手機就突然響起,海外廠家回復電話。“我一個激靈,馬上就清醒了,立即開始跟對方溝通。” 施金帆說,“那幾天,只要閉上眼,腦子里全是口罩、隔離服。”
在全球采購防疫物資有多難?不同國家、不同生產商的型號與標準都不一樣;上一秒談妥的訂單,下一秒對方就反悔了;有的廠家雖然爽快接受采購,但其生產是否合規、資質是否齊全又有待驗證。批準文號、檢驗報告和進口商的承諾,這些都是眾安慈善基金會采購人員需要從供應商手中拿到的文件。
雖然采購過程困難重重,但是基金會的成員和志愿者們都不曾放棄。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成功采購到20萬只口罩、2.5萬件醫用隔離服、5000個護目鏡。
“很累,但是能為抗擊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開心。”
采購訂單已下,貨款已支付,廠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生產,可眼下又有一個難題擺在眼前——交通運輸。
幾乎所有城市都實施交通管制,快遞員數量急劇減少,如何用最短時間把物資送到一線,成了眾安慈善基金會更為頭疼的事情。
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眾安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李小龍第一件事就是聯系工作組成員,確認物資到貨情況,然而多宗物資在運送途中滯留,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抗“疫”前線等不起啊!得知這一情況后,集團領導當即決定,派集團駕駛員,前往快遞運送、搬運滯留的防疫物資。
“為了搶時間,駕駛員火速趕往機場提貨。在爭分奪秒的‘接力賽’中,物資一件件到位。”李小龍說。
運送調配組的葉輝是集團總部大樓的物業主管,疫情暴發后,他沒能回安徽老家陪伴妻兒過春節。集團成立“抗擊疫情應急工作小組”后,他主動報名。從1月23日至今,他不曾休息過一天,受疫情影響,部分保安回不來,他成為保安;駕駛員緊缺,他變成駕駛員;醫療物資搬運人手不夠,他又當起了搬運工。此外,物資清點、出入庫登記、影像記錄、外出捐贈等工作,葉輝每件事都做得漂漂亮亮。
半個月來,葉輝每天睡在公司,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6個小時。“很累,但是能為抗擊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開心。”
在基金會抗擊疫情物資運送配發組的尤葵葵是一名二胎媽媽,家中二孩不到兩歲。住在公司附近的她,得知公司的抗“疫”行動后,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
大批量的物資陸續到位后,她需要一一清點,分類做好登記入庫;出庫時,被捐贈的物資要一一核實,張貼標簽便于識別;運貨上車時,她又和大家一起搬運。有時晚上接到臨時捐贈任務要做好出庫準備,她將孩子哄睡后,又坐到電腦前做貨物的安排統計,常常深夜12點后才能入睡。
白天見不到媽媽,孩子哭著讓家人打來電話,在電話里稚嫩地喊著:“媽媽,你什么時候回家呀,奶奶說外面很危險,不可以出門。”
“媽媽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晚點就回去。”話未說完,尤葵葵眼里一酸。
張聰聰是此次抗“疫”應急工作小組的骨干,也是眾安慈善基金會理事。半個月來,白天,她緊鑼密鼓地協調物資采購、配送、捐贈。晚上,又忙著整理第二天的捐贈計劃,每日凌晨才得以安睡。
“春節假期延長,很多人宅在家都胖了,每天忙著抗‘疫’的事情,我卻瘦了幾斤。”她笑著說,“這場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不變的是,我們依然團結一心,有著充足的勇氣去戰勝疫情!”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