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廣西脫貧攻堅奪勝利 社會組織立殊功

時間:2021-03-1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廣西壯族自治區曾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2020年底,廣西最后的24.5萬貧困人口脫貧、660個貧困村出列、8個貧困縣摘帽,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在廣西的脫貧攻堅工作中,自治區民政廳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按照“需求牽引、精準對接、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思路,聚焦重點、綜合施策,全區社會組織和會員單位累計投入資金3.5億多元,為廣西脫貧攻堅全面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高精準對接需求

自治區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民政廳黨組把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作為貫徹執行中央重大決策的政治要求來認識,作為黨管社會組織的重要目標任務來抓。提請社會組織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并列入領導小組2020年工作要點,把任務分解到26個成員單位和70多個業務主管單位。14個設區市領導小組參照自治區做法,加強對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統籌指導,壓實責任、定實措施,做到上下聯動、齊抓共管。

民政廳制定下發了《關于動員社會組織參與精準脫貧攻堅“七項措施”》,統一部署、協調推進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向全區2.9萬多家社會組織發出倡議書,匯集資源和力量,幫助貧困地區和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為摸清幫扶情況,廣西重點組織大化、都安等 8個未摘帽的貧困縣,以及貧困人口在 5000 人以上的7個縣(區)進行需求調查,通過聯系主管部門、對接第一書記、深入村屯調研,把群眾最關心、最困難的問題摸清楚,共統計需求2900多項。動員有實力的社會組織提供扶貧意向,把參與脫貧攻堅的單位、項目、資金底數摸清楚,共搜集2800多個扶貧意向。根據調查的需求和資源,科學進行項目匹配,確定社會組織的幫扶對象,全區共匹配項目2700多個,涉及教育、產業、基礎設施、直接救助等扶貧領域。在此基礎上,自治區、市、縣(區),層層召開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項目認領會,組織簽訂《扶貧協議書》,確定扶貧項目、資金物資、進度安排。

南寧市邕寧區百濟鎮華達小學地處偏遠,多名學生家庭生活困難,學習受到影響。了解情況后,廣西質量協會開展精準教育扶貧,連續為學校送去教學、文具等,并對部分存在困難的學生進行連續援助。品學兼優的黃金橋同學連續三年得到廣西質量協會的資助,解決了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她說要再接再厲,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協會的關懷。

高標準推動落實

在脫貧攻堅中,廣西建設監理協會找準發力點,廣泛調動行業力量,在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扶貧、消費扶貧等方面多措并舉,培育貧困地區產業“造血”功能,以“造血式扶貧”穩定貧困人口收入,降低已脫貧人口返貧風險,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果。2018年,協會及會員單位共募集捐款8.4萬元,為西林縣八達鎮13個建制村貧困戶購買桌椅、床鋪187套。之后,跟蹤了解貧困戶收益情況,開展“一幫一聯”結對幫扶入戶活動,聽他們談產業發展的想法與訴求,共商脫貧辦法及措施。當了解到大化縣七百弄鄉弄京村計劃發展養殖業,而大部分貧困戶缺少資金時,協會立即組織會員單位開展結對幫扶,捐款購買種牛,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534人,有效提高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

自治區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社會組織扶貧項目高標準實施,廣西采取分級分片負責、點對點聯系、人盯人指導,跟蹤推進項目落地。對直接捐助項目,要求資金物資30天到位;產業扶貧項目,要求3個月內完成可行性論證,7個月內動工投產;基礎設施項目,要求4個月內完成立項,半年內動工。自治區每月通報一次項目進展情況,對廣西上市公司協會、廣西建筑業聯合會等單位資助的河池、百色、環江等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重點項目,指定專人負責,確保抓一個成一個、落實一個見效一個。同時,各級民政部門把參與脫貧攻堅納入年檢、評估內容,作為衡量社會組織建設的重要指標。

高質量完成幫扶

在廣西,因病返貧、因病致貧是造成貧困的重要因素之一。據介紹,廣西是先天性心臟病發病情況比較嚴重的地區,每年新增約5000名患兒,給家庭帶來沉重壓力和負擔。

為救助患病兒童,幫助其家庭擺脫貧困,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自治區民政廳、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和廣西慈善總會聯合開展了廣西貧困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救助計劃,為廣西籍0-14周歲兒童進行免費篩查,并為符合手術條件的患兒提供全額手術費用。救助計劃自2015年啟動后,已順利開展了3期,實現廣西14個地市全覆蓋。在救助計劃實施中,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捐資2720萬元,自治區民政廳安排福彩公益金320萬元,累計篩查適齡兒童4388名,共為836名患兒實施了全額免費手術治療救助,手術成功率100%。

在救助項目開展過程中,4家單位緊密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政府主導、慈善組織推動和協調、企業策劃和捐贈、醫院篩查和救治”的運作模式。并創新采用流動篩查與移動醫療相結合、手術資助與康復補充相結合、項目救助與志愿服務相結合的“三結合”模式。廣西慈善總會負責項目實施及協調工作,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全額資助患兒手術費用,自治區民政廳為每個患兒及家庭提供交通和食宿補貼,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為患兒實施篩查及手術,并減免部分護理費用,實現了“術前不墊錢,術后不花錢”的全額救助目標,從根本上解決了患兒家庭的醫療負擔,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廣西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聚焦關愛困難青少年,堅持精準資助,將助人與育人、扶貧與扶志相結合,引導受助學生自立自強、成長成才。自2019年至2020年6月,基金會共籌集捐款483萬元,資助廣西各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2479名,幫助他們解決學業上的困難,減輕家庭負擔。同時籌集捐款721萬元,幫助都安縣、大化縣、三江縣等地學校建設“希望廚房”77所,讓農村學生能夠吃上營養、健康、安全的營養餐,改善留守兒童營養狀況,增強體質。

自治區民政廳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全面領導,全面管好用好社會組織,持續引導社會組織發揮積極作用,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17)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