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肖模文
2020年,吉林省民政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省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眾志成城、迎難而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民政事業統籌推進、雙線告捷?!笆奈濉睍r期,全省民政工作將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實現吉林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貢獻。
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形勢任務要求
科學謀劃好“十四五”時期民政工作
充分認清新發展形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吉林振興利好因素持續匯聚,為民政事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由于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民生領域、社會治理還有薄弱環節。城鄉之間、地域之間發展不平衡,民政法治化建設、社會化發展程度、信息化水平、政府財政保障能力、基層民政力量、民政干部隊伍能力建設與現代民政事業發展需要不相適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還有待加強。面對困難與挑戰,要堅持問題導向,努力補齊短板,強化薄弱環節,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準確把握新發展要求。更加突出服務大局,就是要緊緊圍繞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這個大局,把民政工作同貫徹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治理等重大戰略緊密結合起來,準確定位,切實履行好基本民政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更加突出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按照“三個聚焦”要求,繼續實施民政幸福工程,全力鞏固和拓展兜底脫貧成果,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更加突出問題導向,就是要針對民政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保障標準偏低、社會力量參與不足等短板弱項,深化工作創新,加大投入力度,切實把重點難點問題解決好。更加突出協同高效,就是要堅持系統觀念,推動“黨建+民政工作”模式,發揮各類聯席會議和議事協調機制作用,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努力打造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大民政工作格局。更加突出安全發展,就是要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民政領域重大風險,研究建立民政資金監管、低保審核確認、社會組織監管等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進一步明確新發展任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加強基本民生保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等方面作出新的部署,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任務。省委第十一屆八次全會針對民生保障的短板,提出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完善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加強殘疾人服務設施和社會福利制度建設,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等重要要求;針對社會治理的弱項,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等重大舉措;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的趨勢,及時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作出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完善居家養老社會支持機制、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豐富養老服務產品供給、培育養老新業態等安排部署。這些都需要在編制省“十四五”規劃和開展民政工作中予以重點研究、重點推動、重點落實。
全力做好2021年各項工作
確保“十四五”民政事業開好局、起好步
鞏固兜底脫貧成果,推動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黨中央在新發展階段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民政部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積極做好相關民政工作同鄉村振興政策措施、規劃實施和項目建設等方面的銜接。落實好省委、省政府《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抓緊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注重發揮各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聯席會議作用,按照“清單化、圖表化、手冊化、模板化、機制化”方式,將重點任務細化分解,抓好督促落實。持續深化城市困難人口幫扶,建立困難家庭經濟狀況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綜合評估救助項目和標準,提高對象認定和救助實施的精準性。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推進低保、特困供養審核確認權限下放。加快社會救助信息化建設步伐,統籌推動社會救助對象數據庫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吉林省慈善條例》立法進程,建立“中華慈善日”宣傳活動的有效機制,推動慈善助醫、助學等民生實事任務落實,切實發揮好慈善平臺作用,引導社會力量為社會救助提供更多助力。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養老服務從有向好轉變,以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幸福養老工程質量。2021年要做到“四個突出”。突出絕大多數老年人居家養老這個實際,以居家老年人巡訪、幫扶、服務“三位一體”關愛體系建設為抓手,以在街道層面發展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對下指導等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為重點,以政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為手段,積極探索居家養老社會支持機制,打造區域化、特色化居家養老服務品牌。突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這個大局,針對農村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進一步完善縣級福利中心、鄉鎮福利服務中心、村級互助站點和養老大院等農村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突出失能老人入住養老機構這個剛需,在強化縣級福利中心兜底保障的基礎上,不斷增加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數量,推動醫養結合發展,完善困難失能老年人入住機構補貼制度。調整居家失能困難老年人補貼政策,開展以養老機構為依托的家庭養老床位試點,通過家庭適老化改造,探索養老機構床位向家庭延伸的養老模式。補齊老年人精神文化供給這個短板,深入開展“文養結合”,以社區老年大學建設為載體,向全體老年人提供學習、健康、娛樂、旅游、公益等服務平臺,引導老年人樹立積極的養老心態,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全面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健全兒童關愛福利體系。按照中央和吉林省的相關要求,及時建立健全各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協調機制。認真組織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習宣傳活動,強化轉辦督辦措施,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起點起步開局。繼續總結完善精準關愛工作經驗,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指導各類社會組織,動員廣大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深入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以開展試點為突破口,不斷提升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建設水平。
全力推動社區治理“兩個意見”落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2020年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社區治理的“兩個意見”,是一次重大歷史性變革,落實好這兩個意見,是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全面落實“社工崗”政策,把“社工崗”人員平均薪酬和職稱補貼標準執行到位;社區“兩委”換屆后,及時完成新當選人員轉崗工作,并按照城鎮職工標準,全面落實“社工崗”人員“五險一金”等福利待遇,實行服務協議管理,同時,嚴密組織、穩妥有序推進“社工崗”人員招錄工作,按標準逐步配齊配強社區工作力量。進一步優化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按照每3000-4000戶、每300-500戶標準,科學劃分社區、網格,配齊配強城市社區“一格三長”,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網格工作隊伍,打造“全科網格”“一網多能”,形成網格管理全覆蓋、服務居民零距離。全面實施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試點工作,將其納入2021年省政府重點工作目標責任制,全力抓好落實,爭取早出成果、早見成效。繼續加大對社會組織的監管、扶持力度,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不斷提升基本社會服務水平,增加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推進殯葬服務基礎設施新建改建和設備更新,提升殯葬單位管理服務水平,推動出臺《吉林省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指導意見》,加強違規殯葬設施整治,繼續抓好安全祭掃工作。積極開展婚姻登記、婚俗改革和省內通辦試點工作。穩慎調整優化區劃設置,加強地名文化建設,規范界線管理,深入推進平安邊界建設。全力做好流浪乞討救助管理工作,加快開展殘疾人照護服務,繼續落實好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大力推動康復輔具產業發展,支持康復輔具產業園建設,進一步加強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管理,積極促進福彩事業健康發展。
大力推進民政法治化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民政標準化體系,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民政工作,加快推進“數字+民政”建設,提升民政服務能力。落實好廳局長“直通車”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提升指導基層、服務群眾質量。加強民政宣傳工作,講好民政故事,宣傳民政政策。重視民政系統安全監管,堅決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