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彥川
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民政局用活用好扶貧政策,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和基層動員力,實現了精準保障“全覆蓋”、防止返貧織密網。
“輸血”“造血”有機結合
章貢區民政系統的幫扶干部嚴格按照戶主申請、投票識別、三級會審、公告公示、鄉鎮審核、縣級審批、入戶登記七步工作法要求,對每一個貧困戶的具體情況擬訂方案,按照“扶貧與扶志、輸血與造血、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工作原則,構建穩定的脫貧長效機制,實現扶持脫貧一批、龍頭企業帶動脫貧一批、返鄉創業引領脫貧一批、群眾自主發展脫貧一批、政策保障兜底脫貧一批。此外,堅持政府引導,采取“示范園+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推動企業與貧困戶聯結,帶動農戶(貧困戶)參與發展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收到良好效果。
在兜底保障扶貧方面,不斷規范審批程序,強化時間節點,分步驟分階段有序推進各項工作任務。為提升幫扶效果,采用大數據比對,確立監測戶、邊緣戶以及建檔立卡非低保戶三類重點人群,按照兜底保障對象識別認定要求逐戶過篩,因戶施保、因人施策,確保符合條件的對象戶戶有政策支撐,人人有保障措施。
區民政局還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全區兜底保障掛牌督戰專項行動,由局領導帶隊組成三個督戰小組,依據“穩定脫貧、穩定增收、應兜盡兜、應救盡救”的原則,在全區各鎮(街道)共54個行政村實施責任包干制度,確保掛牌督戰工作責任到人,各項救助政策落實到位,限時完成“農村兜底保障政策應享未享人口清零”的目標。
“黨建+救助”促進聯動
章貢區率先啟動城鎮困難群眾脫貧解困,探索形成“黨建+社會救助”工作方法。2020年以來,全區將150余名符合條件的“隱藏、沉默”困難群眾納入城鎮貧困群眾兜底保障范圍,將111名城市低保對象轉為城市特困人員,及時落實提標提補工作,有效改善全區所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為困難群眾穩定脫貧打牢基礎。
創新“街道吹哨,部門報到”試點,建立了“三級吹哨、三級報到”工作機制。著力激發原有的基層治理網絡化新活力,全方位、多舉措快速發現、研判困難群眾的需求,在處置急難求救事項中做到無縫對接、快速響應。同時,建立制度設計、載體創新、宣傳教育、民生保障、隊伍建設5大板塊,將黨建融入到社會救助全領域、全過程。自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試點街道已匯總解決群眾身邊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1000余件。
此外,區民政局還積極整合社會各界幫扶資源,多渠道、多舉措籌集愛心款物、慈善救助,創新脫貧幫扶載體,為脫貧攻堅注入能量和動力。在社區設立慈善超市,積極開展感恩扶志教育活動,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滿足困難群眾的合理需求。
保險織網防范返貧
章貢區民政局組織相關部門對各種典型案例和致貧原因進行研判分析,找準疾病、教育、災禍、賠償責任、失業五大致貧返貧因素,結合實際,細化量化具體的理賠條款和標準,出臺章貢區城鎮責任防貧保險,對因病、因學、因災、因失業、因賠償責任致貧返貧人員,分類分級制定理賠條款和標準,保費由區財政統一支出,覆蓋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動態監測戶,保費每人每年60元,最高賠付金額為每人10萬元。其中農村約1萬人、城鎮約6000人參保。2020年,城鎮責任防貧保險累計使110戶受益,其中29戶因病賠付9.32萬元,79戶因學賠付7.02萬元,2戶因意外事故賠付1萬元,有效防止城鎮貧困群眾因病、因意外事故、因學而致貧返貧。2020年5月30日,章貢區贛江街道低保家庭學生鐘鵬(化名)騎電動車出行時與行人發生碰撞,造成行人身體受傷及車輛受損。鐘鵬應負全責,但他根本無力承擔。幫扶干部得知情況后,立即為其申請城鎮責任防貧保險理賠,保險公司核查后,賠付鐘鵬保險金5000元,助其渡過了難關。
根據2020年城鎮貧困保險實施的實際情況,該區著力完善防貧保險保障條款,不斷改善運行機制,提升效率,切實提高參保資金的使用率和受益群體的覆蓋面。同時,督促承保公司簡化理賠程序、優化流程,開展陽光化操作,提供專業化服務,特別是在保險事項入戶調查核實方面,確保由專業人員做專業工作,既減輕了基層干部工作壓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