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鵬程 張婷 黃瑤) 9月4日,江西省第二十四次民政會議暨養老服務推進會議召開。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扎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職責,織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網”,奮力開創新時代全省民政工作新局面。
江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易煉紅主持會議。省領導劉強、趙力平、龔建華、雷元江出席。民政部有關負責同志到會指導。
劉奇指出,民政工作是我們黨為人民謀福祉最直接、最現實的工作,是民生保障的安全閥,關系黨的執政根基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好民政工作就是在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黨贏得民心、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新時代民政工作的政治屬性、職責定位、重點任務、根本保證,提高政治站位,站穩政治立場,牢記初心使命,努力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劉奇強調,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加強農村低保制度與脫貧攻堅政策有效銜接,完善低保對象退出機制,筑牢民政兜底保障最后防線,推進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要牢牢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堅持“應保盡保、應救盡救、精準救助”的原則,加強對低收入困難群眾、農村留守兒童和各類困境兒童、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的關愛救助,強化臨時性救助,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要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健全社區建設、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機制,推進村居社區建設,規范社會組織發展,深化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發展慈善、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要著力提升基本社會服務質量。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聚焦養老、殯葬、婚姻等基本社會服務,推動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文明,增加服務供給,提高服務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要。
劉奇要求,全面落實《江西省養老服務體系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加快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高質量養老服務需求。要充分發揮公辦養老院的兜底保障作用,實施城鄉特困失能人員集中照護,健全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老年人補貼制度,提升基本養老服務水平,確保實現人人老有所養。要著力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強化子女贍養老人的職責和動力,強化社區功能建設,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院,為老年人提供優質便利服務。要全面推廣新余“黨建+頤養之家”養老模式,著力構建滿足農村老年人需求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要發揮江西省獨特優勢,培育“樟幫”“江西灸”等特色品牌,強化專業人才培養,大力發展健康養生養老服務業,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全國康養高地。
易煉紅在主持時就進一步做好江西省民政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要堅持謀之于大,切實把握民政工作的戰略性。深刻認識民政工作的戰略意義,強化大局意識全局觀念,把準民政工作關心關愛、幫扶幫助、濟貧濟困、積善積德的定位,自覺增強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堅持作之于細,著力增強民政工作的實效性。當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政策的宣講員和執行者,注重查缺補漏,延伸服務“觸角”,及時有效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要堅持成之于優,持續提升民政工作的創新性。堅持服務與治理相結合,積極推進“互聯網+民政服務”,夯實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的基礎,以高效聯動和優良作風強力推進全省民政事業改革發展,優質高效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