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讓農村老人過體面的日子就是我們該擔的擔子
——山東省大力發展農村老年人關愛服務記事

時間:2019-06-0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 堯

  山東素稱孔孟之鄉,自古深受孝文化的熏陶。“事父母,能竭其力”。山東悠久的孝文化傳統,在我國繼承弘揚傳統孝文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大影響力。而在當今,山東省老年人比例在全國屬于前列,所以,山東民政人的“危機意識”來得更早一些,肩上的擔子壓得更重,深化養老服務的步子邁得更早、更快。

  相比大中城市,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普遍存在集體經濟收入較少、養老標準較低、養老機構運營困難,養老形勢不容樂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快推進農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支持多層次農村養老事業發展,加強和改善農村殘疾人服務。基于此,山東制定了一系列針對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政策措施,下狠心動大力氣為全省農村老人謀福祉。硬件到位,軟件服務也必須跟上。今年,山東又制定出臺《2019年山東省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確保在新時期大發展的環境下,能給老年人尤其是農村老年人更幸福的晚年,譜寫新時代孔孟之孝新篇章。

  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小樓,紅瓦黃墻,86歲的劉新紅老太太剛吃完午飯,在自家院子的東房里休息,見記者來,笑吟吟迎出來:“東房涼快,快屋里坐。”經了解,劉新紅老太太一兒一女都住在外村,平時她獨自一人居住,身體很健康,就是一個人的一日三餐懶得做。劉新紅說:“這不,剛吃完飯,是村里的助餐護理員劉文華送來的,給我用的專用保溫桶,一日三餐都送到家,可省了我不少事。”記者看到,在劉新紅的床頭貼著一張鮮紅的紙,寫著村委會聯系人、村護理員的聯系電話以及家屬情況等信息。村支書江民政介紹說,這是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小莊村結合自身實際,創新推出的新型農村養老模式——長照養老。從第一批開始,就讓村里近20位生活不便的獨居老人告別以往“一個菜吃一天、一套被蓋半年、洗個澡難上難、獨居家無人管”的農村獨居老人生活狀態,享受到了堪比城市老年公寓的優質養老服務。

  小莊村的一幕,正反映了近年來山東省在完善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成果。從2014年起,山東省民政廳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為農村留守、空巢老年人提供服務保障。為貫徹落實民政部等9部門《關于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意見》,2018年5月,山東省民政廳等9部門再次制定下發《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意見》,就農村留守關愛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具體要求。截至目前,山東全省已建成農村幸福院1萬余處,在推進互助養老、日間照料、留守老年人關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破解了農村養老難題。

  有底數才有底氣

  100%掌握全省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

  “壯歲塵埃祿事牽,偶向康寧養老年。”在威海市文登區瑞云祥田園養老公寓里,88歲的軍醫隋老太太對記者說,自己在東北奔波多年,子女長期不在身邊。偶然的機會到文登區旅游,發現這里山清水秀,老年公寓十分溫馨體貼,于是落地扎寨,選擇在此安度晚年。

  在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許多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致使農村留守老人成為一個特殊群體。截至2017年底,山東老年人口已達2137.3萬人,農村老年人口問題亦十分突出。山東省民政廳福利處處長尹紹強告訴記者,山東省已要求各地在縣級層面組織對轄區內因子女或其他贍養義務人因外出學習、工作、務工等原因,全部離開縣域范圍外出半年以上,留在農村生活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全面排查,要求各地準確掌握數量規模、經濟來源、家庭結構、健康狀況、照料情況等基本信息,并統一錄入全省養老管理信息平臺,實行分類動態管理,實現部門數據共享。“摸清‘家底’心里就有數多了,為了讓全省老年人都過上體面的晚年,這就給我們肩上壓上了該壓的擔子。”尹紹強說。

  截至目前,山東省共摸排農村留守老年人5.2萬人,信息數據全部錄入養老管理平臺,建檔管理率達100%。

  方方面面求精細

  對困難老人關愛要細致入微

  “我們村的養老模式首先面向的群體是村里年滿85周歲以上的老人,80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以及60周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獨居老人。”江民政說,小莊村專門邀請法律人士擬訂協議,參與居家養老的老人自愿簽訂養老協議。隨后,村委會為老人們統一粉刷室內墻壁、統一安裝“長照人家”標識牌、統一提供印有“小莊村村委”字樣的被褥,統一提供一日三餐伙食。同時,村委會安排專人定期為老人打掃衛生、洗滌衣物被褥、理發,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定期帶老人去洗溫泉澡。“一日送三餐不僅解決了農村老人最大的需求問題,而且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特別規律、有序觀察每戶老人生活狀況的機會。”江民政對記者說,“甚至誰家子女對老人不好,哪家老人最近心情不好,村民們有什么問題,各種村里的問題隱患……往往在送三餐的觀察中就摸了個大概,這給我們很多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簡單的一日三餐,就已經大大解決了農村獨居老人最頭痛的問題。農村養老是保障社會公平和穩定的一部分,尤其對于農村困難老人,他們的生活狀態往往牽扯著農村的一方安寧。“近年來,我省特別注意以防范留守老人生活安全風險為重點內容,以經濟困難家庭的高齡、失能留守老年人為重點對象,省民政廳督促各方履行好關愛職責,增強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安全監護、權益維護等基本服務。同時,立足農村實際和老年人需求,嚴格要求各地建立聯絡人和定期探訪制度,設立專兼職相結合的聯絡服務人員。(下轉2版)(上接1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村集體投入、社會捐贈等形式,著重為留守、孤寡、失能、失獨等困難老年人提供以‘五幫四查’為主要內容的關愛服務。”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孟強向記者介紹,“‘五幫四查’,即幫老人送餐做飯、幫清洗衣物、幫打掃衛生、幫助家務農活、幫代購代辦,查看每日吃、穿、住、醫情況,確保留守老年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

  目前,山東全省已有16個市、81個縣(市、區)制訂了關愛留守老年人實施方案或實施細則。

  廣聚豪杰共參與

  幸福養老需要多方力量

  建立“時間銀行”,累積志愿活動時間,兌換等額的服務或商品;與多家服務商、社會組織達成長期合作意向,共同提供多元化的養老服務;為老年人免費辦理助老卡,建立詳細檔案,記錄健康指數。同時,老年人通過參與活動等方式可以進行積分,實現服務置換……威海沐浴陽光社區居家養老連鎖實施積分服務以來,在多方力量的支持幫助下,養老服務再提新的水平。下一步,他們計劃把連鎖養老服務涵蓋到更廣的農村范圍,讓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幸福養老需整合多方力量,鼓勵公益性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積極參與留守老人關愛服務工作是山東省一直倡導的。此外,充分發揮老年協會等基層老年人自治組織的積極作用,鼓勵留守老人開展互助養老,山東一直要求各地建立關愛留守老人志愿者隊伍,加大對志愿者招募和培訓力度,動員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與留守老人結對幫扶,并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生產幫助、精神慰藉、醫療保健、法律援助、安全服務、文化娛樂等關愛服務。

  明確各級各方責任

  建立多級關愛服務清單

  崮山鎮百尺所村是一個沿海村,村里30%以上都是60歲以上老人。在村黨支部書記謝振輝的帶領下,村子承包近海灘涂養殖區、養殖場,積極發展船舶配套加工項目。村子富起來了,謝振輝考慮的則是如何把村集體福利轉化成養老福利問題。

  農村助餐點建了起來,又投資800余萬元把村日間照料中心升級成了村養老機構,本村老人每月只要300元就能包吃住。老人們的幸福指數提高了,村民們也高興,周邊的工廠、私企也常常來捐贈物品,引得附近十里八鄉都來觀摩學習。謝振輝說,讓老人們拿一點錢,主要是為了讓老人的子女也承擔起贍養老人的義務,不要忘記對老人的關愛。尹紹強稱贊:老人們拿一部分,村企出一部分,政府再掏一部分。這個村的養老建設就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做得紅紅火火!

  據悉,山東省明確要求,省、市、縣、街道(鄉鎮)、村各級要建立農村老年人關愛服務清單。同時,要求強化家庭和子女在贍養、扶養留守老人中的主體責任和法定義務,并落實縣鄉兩級政府在維護留守老人權益中的基本職責,充分發揮養老服務組織、老年人組織、村民互助服務組織等作用,建立健全家庭盡責、基層主導、社會協同、全民行動、政府支持保障的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機制。

  敬田得谷,尊老得福。對農村老年人的關愛事關黨和國家發展,時不我待。山東省聚焦群眾關切,將會進一步增加農村優質養老服務供給,大力推動發展農村養老產業,不斷實踐創新,不斷積極探索中國特色農村養老服務路徑,提升全省農村養老服務整體水平。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6.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