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以新理念構建民政事業新發展格局

時間:2023-03-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安徽省合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徐生彬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加油趕超、爭先進位的關鍵一年。安徽省合肥市民政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牢牢把握“黨建引領,陽光民政”工作總基調,持續打造“四有機關”,全力以赴做到“全國有影響、長三角走前列、全省領頭雁、市直爭一流”,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學習貫徹走深走實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全程。新征程上,合肥民政將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使命擔當,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高質量黨建助力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按照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進一步細化完善全市民政事業發展目標任務,狠抓落實、真抓實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在全市民政系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充分發揮黨組定向領航作用。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圍繞抓黨建促民政中心工作這一主線,繼續抓好意識形態、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模范機關和星級黨支部創建等重點工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讓“三會一課”制度貫穿于組織生活、黨員教育、隊伍建設等工作中,持續提升黨組織戰斗力和黨員凝聚力。

更加堅決抓好正風肅紀。堅持作風建設常抓不懈,堅決抵制“四風”,積極運用“四種形態”監督執紀,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鞏固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完善內控機制,不斷提升黨風廉政工作水平。

轉變工作理念

探索民政事業發展新路徑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合肥民政將堅持學用結合、學以促干,牢牢把握四個重點,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統籌推動工作提質增效,構建民政事業新發展格局,實現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人民立場。以新時代群眾需要和滿意作為開展工作的依據和評判工作的標準,密切聯系群眾,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下大力氣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

強化頂層設計。建章立制,立柱架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從全局著眼、從宏觀思考、從長遠入手,既考慮橫向上覆蓋領域的廣度,也考慮縱向上的時間跨度,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建設,為民政事業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抓好項目建設。民政設施“硬項目”和民政服務“軟項目”同步推進,增強民政事業的發展后勁,提高服務保障水平。認真編制一批項目,立項新上一批項目,實施建成一批項目,形成重視項目、搶抓項目、抓好項目的工作氛圍。

主動對標學習。樹立看齊意識,進一步落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學習先進經驗,深化合作領域,拓寬發展空間,為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借智借力。

優化服務供給

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近年來,合肥市不斷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2022年,打造了13個城市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新建農村養老服務站99個,改造提升縣(區)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10個,建成家庭養老床位4128張,適老化改造2936戶。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402萬人次,養老助餐暖民心行動建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860個,服務370余萬人次。發放高齡津貼2.77億元,惠及23萬余名老年人。

2023年,合肥市將持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完善養老服務政策,制訂符合全市實際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修訂發布合肥市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新增養老服務綜合體不少于8家,新建農村養老服務站不少于30個,適老化改造不少于1700戶,新增老年助餐服務機構不少于290個。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與中國康養集團建立合作關系,達成系列合作。

突出地方特色

構建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

圍繞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合肥市不斷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2022年,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方面,提質擴面打造了40個小區居民活動中心以及4個示范性國際化社區。推進智慧社區項目建設,建成4個試點智慧社區、4個智慧小區、50個平安小區,完成融合平臺在全市560個城市社區推廣。推進城市社區規模優化調整,新增城市社區28個。完成城鎮人口每萬人配備13.5名社區工作者。打造基層三級協商體系,每個鄉鎮(街道)形成不少于1個基層協商特色品牌。

同時,合肥市將持續構建具有當地特色的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持續推進城市社區規模優化調整。完善社區服務配套設施,啟動編制《合肥市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國土空間規劃》,抓好4個完整居住社區試點工作。打造4個國際化社區,完成40個小區居民活動中心建設,啟動實施智慧社區二期項目建設。配強社區治理人才隊伍,完成每萬名城鎮人口配備15名社區工作者。深入推進基層民主協商,建立完善街道、社區、小區三級協商體系。

提升服務效能

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2022年,合肥市包河區順利通過了國家婚俗改革試驗中期評估,高新區開展了涉外婚姻登記改革試點工作。加強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全年辦理結婚登記50361對,離婚預約登記31349對,實際辦理16807對,降幅達47%。全市現存婚姻登記檔案已全部實現電子化。推進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全市已建成城市公益性公墓11座,農村公益性公墓104座,公益性公墓鄉鎮規劃覆蓋率達100%。全市共計減免殯葬惠民資金4479.5萬元,惠及4.7萬余戶。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動態調整機制,補貼標準位居長三角城市前列。經開區、高新區康復輔具特色產業園發展迅速,集聚關聯企業160余家。

今年,合肥市將持續提升民政專項服務效能。推進殯葬事業改革,扎實推進殯葬設施建設,常態化做好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深入開展殯葬移風易俗,不斷提升殯葬服務質量。著力推進婚俗改革,指導包河區深入開展婚俗改革試驗,進一步完善婚姻登記跨區通辦和涉外婚姻登記制度,積極打造駱崗中央公園婚俗文化中心。全力保障殘疾人福利,加強殘疾人補貼動態精準管理,優化跨省通辦,落實“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