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江蘇徐州殯葬改革倡新風 從細節從服務抓起

時間:2023-03-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馮 佳

“墓區有免費電瓶車,休息有座椅,喝水、洗手有熱水,手機、電動車還可以免費充電,我感覺很暖心。”3月16日,江蘇省徐州市的王阿姨來到漢王公墓祭掃,對這里的暖心服務贊不絕口。

翻開漢王公墓留言簿,表揚的留言不乏其中。徐州市殯葬管理服務中心漢王公墓管理所負責人臧楠坦言:“以前12345政府服務熱線轉來的大多是投訴,近幾年表揚的開始多起來,這得益于徐州殯葬改革推出的優質服務。”

墓園變身文化園林

緬懷逝者更溫馨、更便捷

記者走進漢王公墓,只見歇山頂式黃檐紅柱牌坊下,9輛電瓶車和9名服裝統一的工作人員在墓園入口大道上一字排開,36棵龍柏屹立兩側,盡顯莊重。

占地280畝、建有120個墓區的漢王公墓,每年四大集中祭掃節日(春節、清明節、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農歷十月初一寒衣節)期間需接待市民100余萬人次。

集中祭掃服務的區域廣、對象多,若服務跟不上勢必出現不少問題。為做好服務保障,漢王公墓管理所建起了1.8萬平方米的停車場,可同時容納900余輛汽車,臨時開通免費公交車祭掃專線,墓區內免費電瓶車不間斷循環運行;精心打造墓園環境,墓區有植被130多種、人文景觀20余處,道路曲徑悠長,亭臺樓閣錯落,松柏傲立,行走其中仿佛置身于文化園林;各墓區均設祭掃服務臺、服務點,“休憩小站”、大型遮陽棚隨處可見,冬有熱飲夏有茶;墓區內舉目可見“藍帽子”服務隊員,香爐、馬扎、跪拜墊、水桶、抹布等免費使用。

市民若不方便來墓園祭掃,找不到墓位或墓位周圍綠植、石材需要修補,都可以打開微信小程序“徐州市96444殯葬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網上祭掃、園區導航、報修等。臧楠說:“2021年,徐州市開通了96444殯葬服務平臺和96444服務熱線電話,市區居民可以通過平臺或撥打電話,選擇徐州市殯葬管理服務中心所屬的殯儀一館、殯儀二館、漢王公墓、茅村公墓、雙山公墓、張集公墓,進行遺體接運、告別廳和墓穴預定或咨詢問題、反饋意見建議等。”

“過去紙質化辦公,市民咨詢、補辦材料要等工作人員到檔案室翻閱核對,幾天后才能給予回復,工作效率非常低。推行殯葬智能化改革后,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基本當場就能解決問題,真正實現了群眾‘少跑腿’。”臧楠表示。

細節中體現人文關懷

惠民安葬禮遇更高、價格更優惠

“現在的政策好,在世時有低保保障,身后事還有惠民政策,太感謝政府了!”2022年7月,低保對象范曉君(化名)去世,社區工作人員告訴其家屬有“兩個千元”惠民殯葬政策,家屬撥打“96444”熱線辦理。最終,遺體接運、存放、告別、火化、骨灰盒和其他基本服務(紅布、骨灰袋、普通化妝、遺物處理)等,全套服務才花了1000元。

徐州市“兩個千元”惠民殯葬從2022年試點實施,今年年初,擴大到5個區的低保、特困以及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人員等群體。這三類人群在市殯儀一館、市殯儀二館可享“千元告別”,物價部門核定價值3020元的殯儀服務,實際收費1000元;在漢王公墓、茅村公墓和張集公墓可享“千元禮葬”,漢王公墓管理所提供6800元孝園壁葬、茅村公墓管理所提供6800元蘭園A區壁葬、張集公墓管理所提供3600元冬溫園圍合式樹葬,任選1個實際收費為1000元,并且包含安葬禮儀服務。

據了解,徐州市各公墓均提供了樹葬、草坪葬、小型節地葬、壁葬等生態葬區,還設立了免費鮮花葬區和水葬區。選擇樹葬、壁葬等綠色生態葬法的戶籍居民,按物價部門核定價格給予30%的優惠,對不保留骨灰的戶籍居民每例給予2000元的獎勵。

“來參加過或看到過生態安葬的群眾可能會發現,生態葬區比傳統墓區綠化更多,安葬禮儀禮遇更高,價格更優惠。”臧楠表示,各公墓生態安葬優惠多、形式多,加之已經建成全省首家市級城市公益性公墓,能有效保障群眾的基本殯葬服務需求。

改變陋習從點滴做起

傳承綠色文明殯葬文化

“過去安葬講究燃放爆竹、雞血滴墓、焚燒紙錢等,公墓的工作人員也有一套安葬術語‘一掃金、二掃銀、三掃聚寶盆……’,下葬時號子喊得震天響,結束后一地狼藉,參加儀式的人也滿身灰。”臧楠介紹,為引導群眾采納文明綠色殯葬習俗,徐州市殯葬管理服務中心對2館4所員工進行培訓,全面實行文明綠色殯葬服務,張集公墓還推行“無煙公墓”,引導市民綠色、文明、安全祭掃。

“我在公墓工作過9年,眼看著人們從燒紙轉變為拿著鮮花來祭掃親人;從拋撒紙錢甚至雇人哭靈,到現在致悼詞、憶往事,參加悼念的人都表示儀式有了生命文化的內涵,讓內心得到了慰藉。”徐州市殯葬管理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郜蔚說,現在不管是殯儀館告別還是公墓安葬,都在向綠色、文明理念轉變。在專業禮儀師的引導下,安靈車接送、鮮花路引、黃傘遮陽、詩詞朗誦、鞠躬獻花等具有儀式感的服務,讓逝者家屬感到既莊重肅穆又充滿溫馨。

“大多數逝者家屬對辦喪事不知所措,這就給了殯儀‘黑’中介可乘之機。”徐州市殯葬管理服務中心黨總支書記、徐州市殯葬協會會長周銳表示。

近幾年,徐州市積極引導規范殯葬服務,全市2109個社區建立紅白理事會,開展“移風易俗革除喪葬陋習”行動,有效抑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鼓樓區在街道社區成立開展生態殯葬服務的社會組織,提供“一條龍”服務,解決逝者家庭在治喪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居民小區設置集中守靈點,防止亂搭靈棚、出殯擾民等。徐州市殯葬協會積極促進行業誠信規范發展,讓殯葬服務從業者成為文明殯葬新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

“殯葬工作是民生大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我們對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呼應群眾‘逝有所安’的需求,修訂完善殯葬服務市場規范和公墓建設管理、殯葬違法現象治理等具體規定,促進殯、葬、祭全鏈條改革,形成以公益性為主體、節地生態為導向、營利性為補充的殯葬服務供給格局,掃除殯葬改革領域的‘攔路虎’和‘絆腳石’,向群眾承諾一定把殯葬改革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徐州市民政局局長吳彬說。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