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一個審計平臺重塑社會組織監管

時間:2019-11-1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孫彥川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全國80多萬家社會組織明確了發展方向,對加強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財務管理是社會組織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作為登記管理機關,更需要通過強化法人離任審計,引導社會組織規范運作,從而更好地發揮作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還是那么多承辦人、還是那么多任務,卻因為一個審計平臺的啟用,辦事效率提高了,各方更滿意了。民政部的社會組織法人離任審計平臺是怎樣運行的,為什么能起到如此的作用?

  做體檢:

  財務審計檢視出管理水平和深層次問題

  今年,有個社會組織接受審計。會計師事務所進場后想找人核實一些情況,經辦人卻總是推脫,今天說相關人員不在京,轉天又說人不在城區,玩起了“藏貓貓”。會計師事務所緊抓不放,隨后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該組織的規劃里有很多活動方案,但賬目上并沒有反映出收入;其組織的筆會邀請幾十人現場作畫,還付了費用,然而本應作為資產登記入賬的作品卻無影無蹤。事務所針鋒相對,把負責人問得張口結舌。人人心中有桿秤,該組織的司機和秘書看到事務所敢于較真碰硬,紛紛舉報負責人其他的違規行為。

  超范圍開具票據、超標準住宿和使用交通工具、對外投資不入賬、借用賬戶、坐收坐支、為員工發放勞務費、超范圍使用現金…… 最近一年來,微信公眾號“中國社會組織登記服務”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接連刊發了一批文章予以警示。

  推動社會組織法人離任審計流程信息化、透明化,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完善規則,推進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杜絕暗箱操作;審計費用改由中央財政買單……據了解,近兩年來的一系列得力措施,確保了法人離任審計公開、公平、公正,守規矩、善管理的社會組織得到保護,做手腳、管理亂的社會組織被依法追責。

  審計事務所之所以敢較真碰硬,是因為“社會組織法人離任審計管理服務平臺”啟用后,審計項目嚴格按規則由平臺分配,全程可追溯,有效杜絕了利益關聯。制度健全了,制度用好了,作用自然就出來了。

  這個向好發展,得益于2016年國務院作出的關于第二批清理規范192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

  新政出臺后,民政部登記的社會組織法人離任審計費用改由政府買單。怎樣趁著改革的東風把這項工作做好?對工作量和所需經費進行精準測算后,很快爭取到每年574萬元的財政專項預算,從排名前100位的會計師事務所招標遴選十家承擔此項業務,實現了變被動為主動。

  “審計的是財務,反映的是管理水平和深層次問題。” 民政部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登記服務處調研員朱春林說,預算一經確定,他們便決定開發這個信息化平臺,用嚴格的制度牢牢把住關口,以確保審計嚴格、監督有效、警示嚴厲,把問題消滅在萌芽。

  兩年多來,服務中心通過平臺提前調度工作量、合理安排日程,提升了工作的系統性和協同性;并使社會組織減少支出1200多萬元。

  敲警鐘:

  從源頭堵住社會組織貪腐風險點

  不足500萬元、500萬元-5000萬元、5000萬元以上,平臺按資產數額將社會組織分為三類,審計事務所在每個類別輪流接單,“肥瘦”搭配。

  “有一次我看前面還有6家事務所排隊,以為最近可能沒項目,不承想一兩天后我們就接到了項目。”中天銀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孫會珍說,任務分派的新機制有力地保障了公平。

  在審計費用由社會組織負擔的時期,審計事務所作為乙方,有的擔心客戶流失而不敢較真碰硬,審計報告反映出的問題很少。平臺建成后可不一樣了——最開始,“存在問題”一欄系統預留了一千字的空間,不料大家紛紛說不夠。后來表格擴展到可寫四千字,有時還是不夠。

  “個別社會組織的財務人員,對于賬面資金和銀行資金相差幾百萬元的問題都不以為然,覺得反正錢也沒丟,這就很容易滋生貪污腐敗和挪用等問題。”天職會計師事務所趙永春說。

  服務中心通過政策法規培訓等途徑,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社會組織的專業性,明確標準,統一尺度,嚴格要求,杜絕了“跟著感覺走”和“看人下菜碟”,社會組織也更放心了。同時,專門制定辦法,對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積分考核與排名。十個事務所都能看到各自的積分,彼此間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

  以前由于溝通難等原因,審計和提交報告的過程都比較慢,曾造成少數社會組織三個月內無法完成法人變更,不得不接受補充審計的情況,以致為換屆做的大量準備工作都前功盡棄。平臺投入運行后,信息跑路快了,離任審計告別了“夾生飯”。

  大量的精準數據,從不同層面反映了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的薄弱環節和常見問題。服務中心堅持服務與監管并重的原則,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指導,著力提升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治理能力,為其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細治理:

  系統梳理補齊管理短板,全面監督防患于未然

  在今年的一次審計中,會計師事務所發現某社會組織十年間只有很少的活動有賬可查,懷疑其有收入沒入賬。清查賬戶,發現該組織某負責人與外界有不明資金往來,于是馬上叫停了該組織的法人變更。

  “有的社會組織開出的專家咨詢費標準很高,參照中央機關或科技項目的標準,肯定是超標的。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孫會珍說。

  針對這個問題,“中國社會組織登記服務”公眾號發文提示,社會組織的專家咨詢費和勞務費等支出,要參照中央財政科研項目或課題的標準執行。

  以前,個別社會組織對審計結果不滿意,可以另請事務所重新審計。現在由于信息透明并實時共享,其暗度陳倉的路被徹底堵死。

  “有些社會組織的賬面金額和銀行賬戶資金相差甚遠,是因為社會組織的負責人沒有經過民主決策,私下一商量就偷偷把資金拿去做了投資。這是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關乎社會組織的生死存亡,必須從根本上加以杜絕!” 民政部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登記服務處蔡波毅說。

  據悉,抽查審計也在不斷加強,僅今年5月-10月就抽查了250多家社會組織。

  “離任審計和抽查審計很能反映問題。現在我們知道了加班費不是勞務費,必須分清楚。每年要做固定資產盤點,怎么走手續、怎么登記,也都要十分明確。”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辦公室主任趙志兵表示。

  平臺的作用在其他工作中也得到體現,民政部有關司局借助該平臺,請事務所審計“三區三州”脫貧攻堅項目和農村兒童主任培訓項目的承接單位。最近,北京市民政局等單位也紛紛到服務中心取經。

  “將來,要通過法人離任審計,杜絕辦事難、繁、慢,要像‘放管服’政策推動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火箭式’飆升那樣立竿見影。而且我們還要打破信息孤島,對數據進行更加多元的深入分析,以改進工作。”談到未來的目標,蔡波毅如是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1.1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