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冉冉
中午一點多,三三兩兩的社區居民向一個方向聚攏,他們的目的地是同一棟灰色小樓。
這急匆匆的是去哪里啊?
“東風街道啊!兩點,跳舞!”
“去東風街道,和老朋友們約了打乒乓球。”
“我去東風街道理個發,便宜,手藝好!”
居民們不約而同提到的,正是黑龍江省大慶市薩爾圖區東風街道辦事處活動中心。這東風街道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著居民前來?跟著他們的腳步,記者也去一探究竟。
天天有“班”,門門“爆滿”,四季常春
辦事大廳的走廊盡頭是大活動室,一開門便是熱情似火的活動場景。幾十位居民兩兩成對,在圓形大廳里翩翩起舞,其中不少人還穿了專門的舞蹈服,跟隨著律動的音樂,跳得極為投入。
“今天下午是我們新星交誼舞隊的活動時間,倆小時,附近的居民都來我們這跳舞,大家都可有勁頭了。”舞隊隊長張亞賢剛跳完一支舞,身姿挺拔、面色紅潤。
據她介紹,新星交誼舞隊已經成立五年了,每周一、三、六的下午便組織社區居民在東風街道跳舞,如今固定成員有50多名。“主要是社區里退了休的中老年人,平時沒什么事,過來跳跳舞,不但認識了新朋友,還能強身健體。逢年過節我們還會在社區組織的活動中集中表演展示,大家精氣神足了,日子就更紅火了!”
像新星交誼舞隊這樣的文化團體,東風街道不止一支。太極拳、廣場舞、民族樂器、合唱團……種類繁多,吸引了諸多居民參與社區活動。冬天的大慶寒風刺骨,東風街道的活動廳里溫暖如春;夏天的大慶驕陽似火,東風街道給社區居民提供清涼消夏的場所。“你瞧墻上貼的那個,是我們的‘課程表’。周一到周日,上午和下午,天天都有‘班’,大家參與熱情特別高。”
活動辦得多,人氣聚得旺,除了這些固定時間的活動隊,東風街道辦事處的其他活動室也有超高的利用率。臺球室、乒乓球室、書畫室、棋牌室……門門“爆滿”,社區居民們都覺得,有這樣一個干凈、舒適的活動空間,大大地方便了生活,提高了幸福指數。
從十四五人到四五百人
向善的力量讓我們聚在一起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八個大字掛在墻上,一間小小的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室將這幾個字的精華濃縮其中。
在東風街道,共有18支黨員志愿服務隊,服務范圍覆蓋民事糾紛、政策法規宣傳、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就業指導等多個方面。其中環保志愿服務隊隊長鄭永云,便是社區居民間的公益“名人”。
“想要組建這個環保志愿服務隊,還是因為一次出國旅游。”鄭永云說起自己的志愿服務初心,“十年前,一看國外那街道,咋能整這么干凈呢。當時可震撼了,就想著得把這種好習慣帶回來,讓我們生活的社區、街道也這么亮亮堂堂的。”
“一開始就十四五個人,都是同事、親戚,主要活動范圍就是東風街道這個片區。我們去學校、社區里做宣傳教育,幫助環衛工人維護公共環境衛生,還給小商小販發垃圾桶、垃圾袋,讓大家通過耳濡目染增強環保意識。”鄭永云回憶起“創業”初期,還是很感慨。“沒想到能得到這么多人的支持,聚在一起做志愿服務的人越來越多。”
短短五年間,鄭永云的環保志愿服務隊登記志愿者已經有四五百人,平均每月組織七八次活動,每次都能來四五十人。
如今的環保志愿服務隊,已經成為大慶市熱心公益的人的服務平臺,服務內容也得到極大豐富。寒暑假,組織小學生當“小小志愿者”;北京科技大學的學生,和服務隊合作建立社會實踐基地;市政府跟服務隊聯系,兒童節給貧困孩子捐書桌、國慶節去看望老兵……名氣越來越大,鄭永云的初心依舊很“小”:“我們沒有華麗的語言,就是做點實事,有能力做多少,就做多少。”
“五情感服務”統領,東風熱情若春風
據了解,東風街道共轄6個社區居委會,5萬居民,102個居民網格,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132個。黨員1925名,基層黨支部73個,商圈黨群服務中心2個,群眾文體隊伍32支,志愿者服務隊伍18支。
“我們東風人秉承親情服務、真情服務、溫情服務、熱情服務、傾情服務的‘五情感服務’理念,堅持以和諧社區建設為統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大力加強隊伍建設。”東風街道辦主任李云介紹道。“通過社區綜治服務、社區志愿服務、社區文化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社區醫療服務、社區救助服務、社區就業服務、社區民族宗教服務、社區法制服務、社區經濟服務的‘十功能服務’項目,不斷拓展服務內涵。”
此外,東風街道悉心打造“黨建+服務”特色社區,創新“文化型”社區載體,創建完善黨建的“三站服務”,即黨建+服務站、黨員愛心驛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服務格局。發揮“大黨工委”引領作用,重點抓好“以德治家,誠實守信”活動。創建并普及文化品牌健身項目——“百湖”舞步,促進居民家庭和睦,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增進了居民認同感。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