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運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成員單位捐資發起,于2005年在民政部成立登記。自成立以來,基金會以“弘揚民族精神,奉獻中遠海運愛心,支持公益事業,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為宗旨,積極開展幫扶、濟困賑災、助醫助學等慈善公益活動。2014年,基金會承接實施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安化孤殘老人養老扶助示范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在湖南省安化縣試點實施。
項目總投入資金20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提供100萬元資金支持,其余105萬元為中遠海運慈善基金會捐贈,內容包括為安化縣孤殘老人配置救護車、床位、輪椅、熱水器、取暖器、炊具、電視等設施;為當地孤殘老人提供專業護理、體檢、醫療康復及心理疏導服務;添置其他必要的生活、安保、健身和娛樂設備等。
嚴格項目管理 保障項目實施
項目自2014年1月至3月為準備階段;4月至11月為實施階段;12月進行驗收。
項目嚴格按照中央財政項目要求實施全過程管理:一是按照專業劃分為土建、電器、家具器材、健康體檢等標段,在安化縣政務網上將項目相關信息進行公示,經過比價、議價程序,按照同標準、報價最低原則確定承包商;二是加強對安化縣敬老院后勤服務人員和護工護理人員的信息采集和審核,并實施動態跟蹤管理;三是審核物品采購和服務商、供貨商的合同執行情況;四是項目所涉資金由專用賬戶統一支付管理,加強資金監管;五是對項目內容進行實時跟蹤管理,確保按期按質完成,達到預期效果。
提高養老服務能力 發揮帶頭示范效應
基金會選定基礎相對薄弱的煙溪鎮敬老院進行重點改造,并輻射其周邊的三個分院。項目在確保煙溪鎮敬老院達到社會養老示范項目標準的基礎上,加強對縣域范圍內其他敬老院建設的指導,逐步提高敬老院的社會養老服務能力,在安化縣域內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帶動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到養老助殘事業,逐步形成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項目共有302名受益對象,覆蓋五保老人、殘疾人、特困老人、護理人員等。項目實施后,住宿樓和廚房修葺一新,每個房間都布置了嶄新的床鋪、衣柜、寫字臺、電視機、熱水器等設施,生活環境大為改觀,得到老人交口稱贊。除了完善硬件設施以外,項目還為老人開展免費體檢,包括體格檢查、常規檢查、彩超、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壓血糖等。同時,對敬老院的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護理水平,實現軟硬件同步提升,進一步增強項目服務效果。
(本文由中遠海運慈善基金會供稿)
專家點評
童 瀟 (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組織與社會創新創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遠海運慈善基金會孤殘老人養老扶助示范項目緊貼農村特殊老人群體“需要有人幫扶關愛,并能科學幫扶關愛”的痛點難點展開工作,既為安化縣當地孤殘老人安享晚年、提升生活質量品質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其他地區關心關愛幫扶特殊老人群體提供了工作示范。
該項目呈現三個特點:一是重視資源整合。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既得到了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用于孤殘老人安享晚年必須要有的硬件投入、心理疏導等,又整合社會資源,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豐富了項目資源結構,形成了工作中的多方合力。二是重視跟蹤管理。老年人支持關愛項目較為特殊,容不得半點閃失,該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始終注重建設與管理同步,在硬件采集、合同執行、資金撥付等方面形成了同步跟蹤管理機制,形成一整套工作方式方法,確保了項目工作質量。三是重視能力建設。項目特別注重強化培訓,也特別關注護理服務等薄弱環節,并以此入手提高敬老院的社會養老服務能力,從而保證了項目從單純建硬件的“輸血”轉變為軟硬件同步發展的“造血”,使項目實施具備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