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面力量,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作用,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格局。2019年,民政系統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廣大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涌現出大量的先進典型、創新的經驗做法、感人的扶貧人物、振奮人心的脫貧故事,在全社會形成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沒錢沒力的出個好主意”的扶貧氛圍。
聚力攻堅 擘畫困難群眾生活美景
——民政系統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綜述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 羅 軍
近年來,民政系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初步建立了部署周密、機制健全、運轉有效的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格局,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構建協調聯動、上下配合的工作機制
與國務院扶貧辦、業務主管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在數據匯總、行為規范、專項活動組織、優秀案例征集等方面,切實推進各項工作。組建省級聯絡員隊伍,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信息統計制度。與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等全國性社會組織相互支持,聯合開展“糧農類全國性社會組織產業扶貧對接活動”等重大活動。
完善橫向合作、東西對口的工作形式
在中央和地方各級各部門現有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結對關系的基礎上,民政部部署東西部省份民政廳(局)形成結對關系。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對口支援的東部省市社會組織參與西部省份脫貧攻堅,項目超過800個,資金超過20億元。
明確層級分工、體系完善的工作思路
根據中央確定的東西部結對幫扶工作安排,引導動員全國性社會組織、有序組織無國家標準貧困人口的東部省市社會組織主要參與“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針對中部省份脫貧任務略輕的實際,鼓勵這些地區省級社會組織與本省市縣級社會組織結對幫扶貧困村。要求“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所在西部省份社會組織做好承接受援等各項服務。
形成舉措多元、覆蓋廣泛的工作安排
一是執行中央財政項目。民政部研究制訂《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對參與“三區三州”等地扶貧的社會組織予以傾斜支持,共實施108個項目,涉及資金7284萬元,承諾配套資金1364萬元。二是廣泛開展宣傳。推動各媒體轉載有關信息近10萬條,宣傳報道近1000篇,推送用戶超過100萬。三是豐富對接形式。利用座談會、經驗交流會、聯誼會、對接會、展示會、考察、設立網絡平臺等形式,促進扶貧供需對接。四是嚴格規范行為。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下發《關于規范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
據統計,2018年以來,全國共有約4.2萬家社會組織專門立項開展脫貧攻堅,項目超過6萬個。其中,全國性社會組織共有686家,開展項目1536個,支出約323億元,受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約581萬;省級社會組織超過4500家,立項逾8000個,投入資金80多億元,受益人口1600多萬。
發揮民政職能優勢 凝聚社會扶貧力量
浙江省民政廳副廳長 江 宇
浙江省作為我國沿海經濟發達省份之一,承擔著對口支援、對口幫扶、對口合作三大板塊工作,涉及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1個縣。浙江省民政廳黨組多次研究脫貧攻堅工作,堅持發揮社會組織在大扶貧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創新方式方法,激發社會活力
省民政廳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將相關工作列入年度考核重點。先后下發《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和《關于鼓勵支持慈善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有關工作的通知》,積極推動各類公益慈善活動,加強與對口地區建立互訪制度。
2018年以來,省民政廳四次組織社會組織負責人赴西藏等地考察調研,并簽署扶貧合作協議。今年4月,邀請新疆等地民政部門、慈善機構相關負責人來杭考察,增進對口交流。5月至6月,成立調研組走基層了解需求,為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提供政策、人才、資金等方面支持。9月,宣傳“社會扶貧網”愛心平臺,拓寬社會參與渠道。近兩年來,省財政和省本級福彩公益金拿出6000多萬元用于調動社會組織參與積極性。11月,在第六屆浙江慈善大會上,首次增設“扶貧攻堅獎”。
依托兩大平臺,撬動社會資源
省民政廳注重發揮省慈善聯合總會和省社會組織總會兩大“平臺”會員單位眾多、動員能力強、運作專業等優勢。
省慈善聯合總會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的建檔立卡戶。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省慈善聯合總會發動330多個會員單位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捐資4.07億元、捐物價值0.58億元,開展社工和志愿服務9661人次,直接受益人口90多萬人次。
省社會組織總會發出《推動社會組織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倡議》,明確在3年內推動落地100多個項目,各單位積極響應。如浙江省僑商投資企業協會會員單位香都市場開發有限公司投入1億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開展東西扶貧工程,惠及50萬人以上。
著眼精準扶貧,增強“造血”功能
產業扶貧是主攻方向。省慈善聯合總會聯合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啟動“浙江農信慈善基金”造血型扶貧基地項目,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困難家庭給予生產技能扶持,按當地標準實現脫困。項目累計投入2270萬元,建扶貧基地147個,投入救助資金6954萬元,扶持困難戶5619戶。
浙江新湖慈善基金會出資8000多萬元,在貴州、云南兩省開展“新湖鄉村幼兒園計劃”,發展當地學前教育,努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目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已有145所幼兒園正式開園。此外,今年11月初,民政廳組織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等慈善組織前往四川考察,探索“合作社+農戶”“農旅結合”扶貧模式,盤活流轉村民閑散土地,發展種植養殖業,開發旅游業,打出致富組合拳。
播善減貧三十載 不忘初心助攻堅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積極投身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以及救災扶貧四大業務領域。30年來,累計籌集扶貧資金和物資58.52億元,受益貧困人口和災區民眾3342.37萬人次。
產業扶貧激發內生動力,扶貧扶到根上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基金會發起了旅游扶貧項目“百美村宿”、電商扶貧項目“善品公社”,推動鄉村脫貧致富。
“百美村宿”在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南峪村落地執行,幫助村民組建股份制鄉村旅游合作社,創辦民宿品牌“麻麻花的山坡”。在股權設計中嵌入精準扶貧機制,分紅權按照村民每人1股、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2股的方式設計。同時,引入各類商業資源,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品牌運營,盤活村莊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去年,南峪村合作社實現營業收入265萬余元,全村243戶、663人,普通戶人均分紅700元,貧困戶人均分紅1400元。南峪村的面貌煥然一新,順利實現整村脫貧。
健康扶貧精準覆蓋,扶貧扶到點上
針對因病致貧、返貧的高發生率,2017年基金會發起了“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以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主要勞動力為受益主體,精準救助救治,強化兜底保障。項目啟動兩年來,已簽約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云南省鎮雄縣、四川省喜德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楚縣等12省(自治區)79縣,覆蓋了全國10%的貧困縣,為789.15萬人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健康保障,項目規模2.3億元。預計到2020年底,將為全國至少1000萬人次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健康保障。
為了讓留守兒童安全健康地成長,基金會推出了“童伴媽媽”項目,幫助貧困村聘請一位全職的兒童守護專員,通過“一個人·一個家·一條紐帶”的模式,為留守兒童建立起監護網絡。
深入開展社會動員,倡導全民公益
2015年以來,基金會積極探索“互聯網+公益”模式,打造自有捐贈平臺的同時,與各大互聯網捐贈平臺合作,傳播“全民公益”的理念。過去基金會的機構捐贈和公眾捐贈金額比例一般在8∶2左右,如今已變成了6∶4,且公眾捐贈比例仍在逐年增加。
基金會不斷創新公眾參與形式。如2011年發起的“善行100”活動,是全國性大學生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倡導大學生利用周末在郵局、商場、超市等場所開展公益宣傳和籌款,關愛貧困地區的孩子。截至2019年6月,全國有126個城市、297所高校、39.4萬名大學生志愿者參與,累計籌款7566.24萬元,約60萬名貧困地區小學生受益。
追夢路上好“友”相伴
——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讓媽媽回家創業”項目受益人楊樹楨致富側記
特約通訊員 趙宇新
這幾年,楊樹楨出了名,成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遠近聞名的“女電商”。“現在的收入基本能達到小康,在我們村是數一數二的?!睏顦錁E率真地說,“姐妹們也舍得買1000多元的化妝品了。”
是什么讓楊樹楨和姐妹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答案就藏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和友成一起加油!”字里行間透漏著對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友成)“讓媽媽回家創業”項目的感激之情。
夢想起飛遇阻
“2007年懷二胎回家待產,發現大兒子身上好多壞習慣,不認真學習,不愿意和父母說話?!背D暝谕獯蚬さ臈顦錁E決定再也不走了。
日子過得緊巴,她萌生了創業念頭?!?009年干起了繡嫁衣的活兒。當時不怎么掙錢,家人也不支持?!钡珬顦錁E始終沒有放棄。
轉眼到了2012年,她申請到政府的5萬元創業資金,和姐妹們注冊了“樹楨工作室”。她們把苗繡做成小耳環、胸針、手鏈等,不少游客都很喜歡。2013年,一名大學生志愿者教會楊樹楨開微店,這也是她第一次接觸電商。2015年,她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網店。
“做淘寶,因為拍攝技術不過關,不能吸引顧客,銷量上不去,后來就把店關了。微店的效果也沒那么好?!睏顦錁E的創業之路遇到瓶頸。
友成暖心陪伴
2017年,友成到貴州省雷山縣做項目調研,第一次遇見楊樹楨。
“我是第一期學員,學習結束被評為‘優秀學員’,還得到了1萬元創業資助金?!睏顦錁E驕傲地說。
“老師手把手教我們開網店、拍產品、制作短視頻等技能。網上還有女性領導力、親子課、心理輔導課。在家庭溝通方面,學會了換位思考。遇到問題不再抱怨,先想解決辦法。”
楊樹楨一口氣說出培訓中的收獲。
據項目執行人吳興強介紹,“‘讓媽媽回家創業’是一個集線上課程、線下培訓、陪伴孵化于一體的農村女性電商創業培訓項目?!?/span>
培訓結束,楊樹楨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經過友成的十天‘魔女’培訓,更有信心去挑戰2019年!”
帶頭脫貧致富
基金會秘書長零慧表示,友成一直秉持“開發式扶貧”“扶智更扶志”理念,重視培養農村的致富帶頭人。
在友成的幫助下,楊樹楨玩轉電商。“收入最高的時候,一個月能有四五萬元收入,最少也有三四千元?!睏顦錁E樸實地說,“只有自己日子好了,別人才愿意跟你干?!?/span>
楊樹楨自強不息,2018年成立苗繡體驗館,2019年接手雷山縣農品惠農業專業合作社,成了名副其實的“苗繡的守護者”“非遺傳承人”“致富帶頭人”“女電商”“黨員先鋒模范”。20多位媽媽堅定地跟隨她一起接訂單、做電商、經營合作社,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圓了最初的創業夢。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