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珍 周海亞
為切實做好各級養老服務機構(含民辦機構和敬老院)、兒童福利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等重點機構場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防止機構內發生輸入性疫情和聚集性疫情,有效保障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的生命健康安全,廣東省東莞市民政局升級全市民政服務機構防疫措施,于2月25日印發緊急通知,指導做到“關緊門更要管住人”。升級后的新防疫措施突出“五個最嚴”。
最嚴格的責任落實。簽訂《疫情防控責任書》,東莞市各養老機構與屬地鎮街(園區)社會事務局簽訂,局直屬單位與局機關簽訂,各機構員工與機構負責人簽訂,層層壓實責任,狠抓工作落實。明確市、鎮兩級民政部門落實主管責任,重點加強對轄區養老服務、兒童福利及婚姻登記等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各級民政服務機構落實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是本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認真執行防控工作指引,制訂完善疫情防控相關預案,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加強檢測和風險排查,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實現全市民政領域病例“零發生,零死亡”的工作目標。
最嚴格的拉網式排查。東莞市民政局會同衛健、疾控部門對所有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流浪救助機構等重點機構場所的疫情防控情況,開展一次拉網式大排查,對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全員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未返崗的員工或在外就醫的服務對象必須做完核酸檢測正常,并隔離觀察14天后方可進入機構工作、生活。對排查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立即按規定進行隔離和報告,第一時間轉送定點醫療機構治療。
最嚴格的人員監測。各機構、各有關單位全面建立員工“一檔”“兩臺賬”。“一檔”為員工的個人基本情況,以及共同生活親屬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籍貫、住址、共同生活親屬工作崗位、近14天是否到達或途經疫區、近14天是否接觸確診和疑似病例等。“兩臺賬”為健康監測和生活軌跡檔案,記錄員工每日體溫、發熱、咳嗽、乏力等健康狀況,記錄員工每日生活軌跡,包括出入機構途經地方軌跡、核酸檢測情況等。對有異常情況的,及時按規定上報。
最嚴格的封閉式管控。進一步嚴格執行封閉管理,做實做細各項防控措施。特別是做好工作人員出入管理排查,嚴防外部輸入。封閉式管理期間,老人、兒童生活區域為一級防控區域,行政、后勤部門工作區域為二級防控區域。一級防控區域實施全封閉式管理,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在區域內居住,不得與外界人員接觸,最大限度降低風險。二級防控區域實施半封閉式管理,工作人員實行上班、回家兩點一線。機構內工作人員不串崗、不集中交接班,減少人員聚集。一旦疫情發生,第一時間鎖定區域及人員進行集中隔離。
最嚴格的防范要求。養老機構暫停接收新的服務對象;對離院后要求返院的服務對象,加強與家屬溝通,建議在疫情解除后再返院。對新發現的棄嬰(童)、流浪未成年人、需要臨時監護的未成年人,兒童福利機構須及時向屬地疫情防控部門報告,協調公安部門將其送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和新冠病毒等傳染病篩查無異常,在機構內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再正式辦理接收手續。新進入救助管理機構流浪乞討受助人員必須安排14天隔離觀察,經醫學檢查無異常后方可進入其他區域。通過協調醫生上門服務,或將護理人員陪同就診改為由家屬陪同就診的方式,盡量減少服務對象和護理人員外出頻率,并嚴格落實相關隔離措施,堅決從源頭上切斷一切傳染源。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