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發 梅 虹
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是民政領域流動性最強、防控難度最大、自身防護能力最弱的服務對象。為做好救助管理領域疫情防控工作,江西省救助管理系統以“快、狠、穩、準”的工作節奏精準施策,抓實抓細救助管理疫情防控工作,著力打好救助管理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快”上下功夫,抓統籌部署。在江西省啟動一級響應前,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江西省民政廳黨組就救助管理機構等服務窗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印發了《江西省民政廳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對民政領域做好疫情防控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了落細落實各項要求,江西省民政廳又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救助管理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并及時轉發民政部《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為本省救助管理機構疫情防控提供了行動上的指南。
在“狠”上下功夫,抓責任壓實。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傳染、嚴防擴散”原則,江西省救助管理站壓實救助管理機構疫情防控工作主體責任。一是嚴格機構管控,外防輸入。要求全省各級救助管理機構做到“一必須兩不得”,必須加強安全管理,不得違規入站、不得一托了之。在站內設立隔離觀察區,嚴格落實新入站人員問詢消毒、體溫檢測、隔離觀察要求,原則上暫停開展送返工作。對站內受助人員必須隔離期滿身體無異常才能辦理離站。江西省還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監獄等特殊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對公安、城管、社區、救助管理機構等發現流浪乞討人員要立即將其送到當地集中隔離觀察點進行隔離觀察,觀察期滿,未出現異常,救助管理機構按相關規定予以分類救助。”二是保障場所安全,內防傳染。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疫情報告制度。對受助區域實施封閉管理,堅持每日消毒、清掃、排查、報告“四落實”。實行分餐制,加強食品、飲水等安全管理工作。對站內受助人員和工作人員建立體溫監測臺賬。三是加強托養監管,嚴防擴散。加強對托養機構、合作醫療機構的疫情防控安全監管和督促檢查力度。督促其加強衛生防疫,實行封閉式管理。強化日常探視和監督,定期派員了解受助對象衛生防疫和醫療救治情況。健全疫情報告機制,堅決堵住防控工作漏洞。四是落實街面巡查,應救盡救。結合“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強化疫情防控時期與公安、衛健、城管等部門的聯動救助機制,加大集中救助和街面巡查力度,開展疫情防控大排查,積極做好防疫生活物資發放、問詢勸導、送醫救治等工作,嚴防疫情期間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暴露感染和傳染他人的現象發生。
在“穩”上下功夫,抓防控推進。江西省救助管理站一方面搭建防控體系。迅速建立省、市、縣(市、區)救助管理機構主要負責人直接抓、抓直接,分管領導具體抓、抓具體的工作機制,搭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三級疫情防控體系。強化部門協同,銜接基層街道(鄉鎮)、村(社區)聯動,加強對流浪乞討人員的勸導救助、轉介處置、送醫救治等工作,形成民政牽頭、屬地管理、部門協同、機構負責的救助管理疫情防控群防群治“一盤棋”格局。另一方面高頻率調度。實行24小時值守、全天候調度的疫情“零報告”工作機制。針對各級民政部門發現的問題以及各地出現的新情況,江西省救助管理站利用視頻、通信、微信等方式對基層防控工作具體問題隨時進行跟蹤調度,及時指導各地妥善處置各類突發情況。一天一研判,一天一調度,天天抓落實。與此同時,強化督導問責。省領導、省民政廳廳長、副廳長等深入南昌、萬年、余干等地對救助管理機構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暗訪督導,檢查救助管理機構和受助人員醫療機構各項措施落實情況。江西省救助管理站定期調度,督促各地將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在“準”上下功夫,抓服務提升。在周密部署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江西省各級救助管理機構對服務對象因人施策,注重多方位服務。對不愿進站受助的流浪人員,在為其提供口罩、食品、衣被等防疫生活物資同時,開展防疫宣傳指導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將有關信息報告當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并通報街道(鄉鎮)采取必要措施。對疫情期間的受助人員,全省各級救助管理機構主動延長受助周期,并通過自主購買、慈善捐助、省市物資調撥等拓寬物資儲備途徑,全力做好生活保障和衛生防疫用品等物資儲備。對因疫情持續暴發而產生緊張與焦慮等負面情緒的受助人員,鷹潭市、景德鎮市、宜春市等救助管理站依托站內專業社工開展心理疏導及安全教育等關愛服務,正面引導受助人員情緒。對部分臨時在贛的湖北籍人員面臨著有家難回、酒店難進、吃穿難保的“三難”困境,九江市救助管理站通過市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對接協調定點賓館,南昌市、贛州市等救助管理站通過站內設立“市疫情防控隔離觀察中心”等方式開展站內照料,全力做好湖北籍或途經湖北的臨時遇困人員隔離觀察、食宿保障、醫療服務等工作。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