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校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淳安縣民政局迅速響應,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建立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社區服務、慈善捐贈等工作小組,健全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措施,強化全員參與,切實筑牢疫情民生保障網。
突出“嚴”和“穩”,守牢養老機構安全線。1月22日,下發《關于做好養老服務機構防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縣養老服務機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全縣養老機構全面實行封閉式管理,關閉所有老年食堂,嚴把“進出、探訪、衛生、處置”等關卡,落實體溫檢測、進出門登記備案制度。各養老服務機構嚴格執行院內老人和工作人員每日晨檢、晚檢制度,及時上報異常情況。截至2月18日,已暗訪檢查、指導30余次,養老機構開展疫情排查1300余人次、勸退探視人員450余人、勸回返院老人354人,累計測量體溫3.5萬人次、場地消毒1400余次,確保了770余位集中生活的老人和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突出“暖”和“扶”,織密困難群眾保障網。簡化救助流程,規范做好特殊時期困難群眾臨時救助應急工作,疫情期間,特殊情況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加大救助力度。通過網絡問需、社區排查等方式,及時掌握困難群眾幫扶需求,制定“一戶一策”幫扶措施,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共發放9709戶低保家庭生活補助金785.8萬余元,孤兒和困境兒童生活費46人3.91萬元,預發臨時救助資金33.5萬元。
突出“簡”和“減”,筑牢殯葬機構“防護墻”。及時制訂《殯葬領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感染死亡病例遺體處理應急預案》,積極推行“兩倡導、兩自覺、兩不搞”工作法,即倡導從簡辦喪,控制守靈及送葬人數,倡導少員短時吊唁;自覺佩戴口罩,自覺配合體溫測量;不搞靈堂排場,不搞遺體告別儀式。每日對遺體接運車輛及殯葬服務場所進行消毒,對所有來訪人員進行登記排查和體溫測量。自發布公告以來,所有喪戶均取消了遺體告別儀式,并主動減少治喪人數、簡化治喪環節。
突出“快”和“準”,開辟慈善關愛快車道。縣慈善總會快速開啟專項捐贈通道,廣泛發動社會力量,以公益慈善凝心,匯聚淳安大愛。建立疫情防控捐贈數據統計日報告制度,落實專人每日做好定向捐贈的分類統計,并向社會公告捐贈款物的接收和分配使用的詳細情況,接受捐贈人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截至2月18日,累計接收捐款25.3422萬元,使用捐贈款15.2萬元,使用款額按照捐贈意愿全部用于采購核酸提取儀、口罩等防控物資。積極與市慈善總會對接,先后爭取到羽絨服170件、水果350箱、榨菜蘿卜132箱、康師傅飲用水96箱、方便面56箱、餅干20箱,所得物資全部發放給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
突出“活”和“專”,激發社會組織正能量。全縣21家社會組織積極響應號召,通過行業倡議、參與一線排查值守等,筑起疫情防控的紅色堡壘。其中民安公益救援隊、千島湖紅十字公益救援隊、淳安應急公益救援隊、縣女企業家協會組建的100余名志愿者,24小時不間斷駐守在杭千高速千島湖收費站、文昌05省道、汾口交界村等值勤卡點。三家救援隊累計出動1200余人次,派出救援車輛500余輛次,共計檢查道路來往車輛41953輛,測量體溫75653人次。淳安縣餐飲行業協會呼吁會員企業暫停營業關停餐飲聚會場所,并將儲備的食材全部捐出,用于防疫后勤保障。發動會員企業將800多斤食材送到千島湖鎮養老服務中心,保障老人用餐,退掉或延期婚宴2000多桌,家庭聚會上千場。
突出“實”和“融”,當好社區居民守護者。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精心組織民政系統黨員干部進社區開展疫情防控服務。堅持領導干部帶頭,黨員干部按照每日3班制、24小時不間斷值守,配合社區全力做好聯防聯控。對疫情防控人員少、任務重、壓力大的社區,主動擔起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看管的重任。聯合社區開展動態巡查,確保“人人有聯系、戶戶抓共管”。截至2月18日,該縣民政局黨員干部進社區值勤服務人數達214人次,每人每天值勤時長達8小時以上。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