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疫情防控進行時 助老關愛不停歇

時間:2020-03-0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黃 瑤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受到沖擊,養老服務領域也不例外。保障好居家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獨居、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確保他們的健康安全,是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民政部公布的《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提出,對空巢(獨居)、生活不能自理且子女親屬已接受隔離治療,或者子女親屬參加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無暇照顧的老年人等剛需群體,經與家屬協商一致,在安全防護前提下,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保障作用,動員村(居)民委員會、物業企業、養老服務機構等做好上門幫扶或接收入住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各級民政部門、養老服務機構、社區干部、志愿者等紛紛行動起來,給剛需老年人帶去無微不至的服務和濃情暖心的幫扶。

  克服困難,養老服務不斷檔

  “曹伯伯,您的午餐到了。”2月13日,助老送餐員張雙來到獨居老人曹錫平家。讓曹錫平意外的是,送餐小哥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為他唱起了生日歌。“曹伯伯,街道說今天是您90歲生日,我給您送上祝福,祝您生日快樂!”曹錫平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在上海市長寧區,和曹伯伯一樣享受助老餐“專送”服務的老人有700余位,他們都是高齡、獨居、行動不便、生活困難的老人。

  吃飯是老年人的剛需。疫情發生后,長寧區民政局急老人之所急,聯合各街鎮進行資源摸排,依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社區食堂、餐飲企業等多方力量提供助老餐食;取消社區食堂堂食,在落實送餐員防護措施、加強日常防疫監管的前提下提供配送服務,有效解決了疫情期間特殊老年群體的“一餐飯”之難。

  受到原材料漲價、人手緊缺等因素的影響,重新運轉起來的社區食堂等也承受著不少壓力。盡管如此,他們仍立下兩大保證——“保證不漲價、保證品質不變”。

  “對來自社區的剛性養老服務需求,依然要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切實保障,不能簡單一停了之。”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蔣蕊近日表示。

  在居家護理方面,上海目前有3200多名居家養老護理員,他們在嚴格落實消毒、測量體溫、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服務困難老年人超過1.1萬位,服務量相當于平時的15%。

  除上海外,北京、廣東、江蘇等地也對疫情防控期間保障剛性養老服務需求作出了規定。江蘇省常州市還為經濟困難、空巢獨居等困難老年人推出了包括生活照料、助餐、代采購、精神慰藉、健康監測、應急救助等6方面的“居家服務包”。隨著近期復工復產的推進,社區老人剛性需求或將繼續增加。

  守土盡責,社區關愛在身邊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對于受疫情影響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因家人被隔離收治而無人照料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以及社會散居孤兒、留守兒童、留守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組織開展走訪探視,及時提供幫助。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朝暉街道有1668名獨居老人,他們每天都會接到結對的網格員打來的問詢電話。老房地社區88歲孤寡老人趙奶奶最近不慎摔倒,腰部疼痛,行動不便,需要臥床靜養。社區書記何海霞了解情況后,自告奮勇承擔起趙奶奶的一日三餐,每天做好飯給趙奶奶送過來。

  為把助老服務的“網”編織得更細密,朝暉街道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已經對轄區4950名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全部上門摸排了情況,盡最大努力給予關愛幫扶。

  家住重慶市渝北區的73歲獨居老人陳本新患有肝硬化,需要每周打一針人血白蛋白。受疫情影響,老人上一次打針還是年前,如今病情開始惡化。龍溪街道錦繡社區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后,趕緊幫助老人聯系送醫,老人方轉危為安。

  據了解,龍溪街道在疫情防控期間對轄區內獨居、空巢、留守、失能、分散特困供養及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進行重點關注,做好健康管理和疫情防控提醒,為老年人解決實際困難。

  無私奉獻,為老年人筑起“溫暖防線”

  “盡量不要出門,過幾天燒飯給你吃。”2月29日,72歲的汪振球和73歲的姜珠蘭上門提醒高齡老人包阿姨注意防護,她們是上海市長寧區周家橋街道周二居委會的“老伙伴”計劃志愿者。疫情發生后,長寧區各街鎮發揮“老伙伴”計劃志愿者以及居民志愿者、居委會干部等資源,組建了一支擁有2596人的高齡困難老人“關愛員”隊伍,為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代領代發口罩、代買代送菜品、代購生活物資、代配藥等。

  “現在沒有人送我去透析,你們幫幫我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退休的程先生向“田園之家”打來了求助電話。程先生每周要到醫院透析三次,疫情期間找不到車,但不透析就會有生命危險。得知情況后,“田園之家”的惠永華早上6點就趕到程先生家,免費把他送到醫院,這樣的幫扶已經進行了8次。

  “我的藥快斷頓了,不吃藥冠心病就要發作了。”“我出不去,如果長期停藥,癌癥可能會復發,請你們幫我拿藥。”……面對接連不斷的買藥送醫求助,北京居家養老機構“田園之家”緊急成立了應急保障隊,目前已免費幫助2800余位老人。

  無私獻大愛,情暖老人心。疫情防控期間,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大慶街道成立了專門服務孤寡老人和失獨家庭的“暖心女兒”志愿者服務隊;重慶市兩江新區“幸福來敲門”獨居老人志愿服務項目持續提供生活幫助、防護宣傳、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幫助老人安全、安心地度過疫情防控期;杭州市95128愛心車隊為老人提供接送服務620余次。

  線上聯絡,打通與外界溝通渠道

  封閉在家的老年人如何及時便捷地表達需求、獲取信息?信息化平臺給出了答案。

  “你好,我家的小區封閉管理,家里沒菜,不知道怎么辦……”2月5日,廣州“平安通”接到了白云區80歲長者杜伯伯的求助。“平安通”工作人員馬上從網上商城購買生鮮食材,安排送往杜伯伯家中。

  近期,廣州市民政部門啟動了長者居家平安防疫行動,通過“平安通”呼叫服務平臺,24小時接受用戶咨詢及求助,積極為困難長者提供居家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和人文關懷。

  疫情期間,長寧區的智慧養老大數據平臺也幫上了大忙。無需面對面交流,平臺就能清楚掌握老人們的現實訴求。借助該平臺,長寧積極發揮社區養老顧問作用,向社區高齡、困難老人主動撥打關愛電話4700個,及時了解高齡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在買菜做飯、看病配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掌握老人的健康狀況及相關信息,為非常時期做好服務提供支撐。

  居家服務不停擺,老年關愛不停歇。疫情防控期間,居家養老依然有保障。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5)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