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海雁
穿上一次性雨衣、戴好口罩、背上裝有30斤消毒水的藥桶,21歲的盧峻森出發了。他每天必須進行的一項工作就是沿街噴灑消毒水。“第一天噴灑任務結束后,肩膀上出現兩條勒痕,痛得不行。”盧峻森說,“現在背習慣了,這點重量對我來說已經不算什么了。”
2月8日,重慶市墊江團縣委招募青年突擊隊志愿者,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大三學生、青年黨員盧峻森第一時間報名。“天天看新聞,那些‘逆行者’讓我熱血沸騰,激發了我的愛國情懷,現在我也可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了!”盧峻森很興奮,盡管他的工作看起來似乎不那么“剛”——每天負責社區巡邏、出入居民登記、數據統計……但是盧峻森做得一絲不茍,他知道看似簡單的幾項工作容不得半點兒馬虎,工作到深夜是常態。
盧峻森的父親盧遵義是中國環保節能集團有限公司(攀枝花)清潔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駕駛員,2月12日,他從南寧奔赴武漢,站到了抗“疫”前線——負責裝車運輸武漢各個醫療機構產生的感染性、損傷性醫療廢物去進行無公害處理。由于醫療廢物收運量大,加上道路管制,為趕時間,盧遵義的午飯經常只能吃泡面,同時因為防護需要,運送醫療廢物途中也盡量避免喝水。“剛知道消息時我差點哭出來。”盧峻森說,比起危險,他更擔心父親的身體吃不消,“爸爸在武漢奮戰,我也不能落下,我得把我們的家鄉守護好。”
對父親的敬佩,堅定了盧峻森做好一名戰“疫”志愿者的決心,社區居民的感恩和支持,則讓他的工作更有動力。“參與志愿服務的第二天,我在社區巡邏的時候,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跑到我身邊,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還從兜里掏出一塊泡泡糖送給我。”盧峻森說,在社區遇到的暖心事還有很多,比如有居民經常在測量體溫的時候對志愿者道一聲“謝謝,你們辛苦了”;有的居民在家煮好面條端出來,分給志愿者們……參與志愿服務的這些天,也讓他開始思索90后應該肩負起的擔當和使命,“那就是要成為保衛國家、守護人民的新時代中堅力量。”
“父親在‘前線’全力以赴,我要在‘后方’溫暖守護。”盧峻森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