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天真
“為確保入住老人生命安全,我中心即日起謝絕一切探視和老人外出活動,請各位家屬予以理解。”1月25日,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怡人堂養老中心門口張貼的這張告知書,勸退前來探望老人的家屬。
封閉管理、送餐到人、視頻探訪、包保督查,安徽省為2429家養老機構組建的疫情防控領導組,打出一套“組合拳”,為養老機構打造“健康堡壘”。
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團圓
實行封閉管理后,留守在六安市老年公寓的65名老人宅在“家”里一點也不覺得憋悶。老人們看電視、下棋、與家人語音視頻、跟著音樂節奏跳舞健身……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封閉的每一天都快樂充實。“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老人們都能夠坦然樂觀,我們深感欣慰。”院長汪波濤說。
“現在雖然是封閉管理了,但是生活完全沒受影響,一天三菜一湯,一個蘋果,三餐送到房間,吃得很好。”2月5日,馬鞍山市雨山區姚家寨老年公寓92歲的陳老伯說道,“我們聽從指揮,不出門,到院里散步也戴口罩。”
1月底,安徽所有類別的養老機構實施封閉式管理,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居家服務暫停服務。合肥、六安、阜陽等十個市先后出臺強化養老機構最嚴最實的防控措施,以最“笨”卻最有效的辦法為老人筑牢安全防線。
“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團圓,在院老人有我們民政人的精心照顧,只要我們一條心,這場疫情過去后,每天都是好日子!”合肥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不能讓疫情傷害了最脆弱的老人們
“疫情一天不緩解,我們一天不回家。”姚安在安慶怡人堂已經工作了3年多,自從封院開始,他和其他17位工作人員一直沒回家。“老人們不能外出,我就成了他們的代購。”艱難時刻,22668名養老服務人員成為這場戰“疫”的主力軍,為全省入住的10多萬老人守護生命防線。
相比以往,蚌埠市蚌山區民政局的胡斌覺得疫情期間養老機構的安全要求更高、更精細。1月23日起,通過微信群要求養老機構密切關注在院老人身體狀況。胡斌唯一念想就是,全區5家養老機構,166位老人身體不能出狀況。
“喂,請問局里還有口罩嗎?”“請問還有醫用酒精、體溫測量儀嗎?”寧國市民政局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全市32家養老機構,1575名在院老人、280名工作人員及院外隔離的130余名五保老人,一張全地域防護物資搜集網正在展開。從局長到普通工作人員,所有人都通過各種渠道搜索,一件件防護物資被及時發放到養老機構。
“作為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和業務主管部門,我們能做的就是干好本職工作,不能讓疫情傷害了最脆弱的老人們。”明光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史瑞說。
“零距離”監督 “零死角”防控 “零容忍”問責
“你們值班領導在哪?昨天的排查登記表給我們看一下。”2月8日,省民政廳主要領導事先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分別深入銅陵、合肥、淮南、阜陽、六安養老救助等民政機構督導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疫情防控事關重大,我們立足督導,對任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零容忍,確保全省民政系統黨員干部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省民政廳督促推動養老機構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切實將“零距離”監督、“零死角”防控、“零容忍”問責的目標要求落到實處。
“我們的督導要求是一戶不漏,重點了解從養老機構回家過年老人、居家養老和孤殘老人有沒有身體不適、發熱等情況,還強化了源頭防控、疫情監測、預警工作、物資保障、宣傳告知、自我保護、包保責任以及信息暢通工作的相關要求,一層層夯實相關責任。”已經多日“連軸轉”的合肥市廬陽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關任偉又走入社區網格,開始新一輪的排查督導。
“城北鄉敬老院、三十鋪鎮敬老院消毒液、口罩嚴重短缺,建議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視情整合。”開展“四不兩直”督查時,六安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健發現這些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六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并迅速得到整改落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按照宿州市疫情防控領導組的要求,埇橋區民政局還承擔著民政機構疫情防控督導任務。督導過程中,每名民政干部兜里都揣有一張紙,這就是他們所說的“明白紙。”“內容太多了,太細了,我們就想出了這么一個‘土’法子,督導完一項就勾掉一項,既嚴謹又高效。”區民政局孟欣在談到設計“明白紙”的初衷時如是說。
為進一步做實督導工作,池州市民政局還會就督查督導事項落實情況,向被督導對象進行回訪。督導發現的問題將通報,第一時間整改到位。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