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匯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萬小嵐
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近年來,上海市徐匯區做強為老服務事業,從聚焦老年人的“一頓飯”,到適老化改造的“一間屋”,從“一條熱線”關懷獨居老人,到“智慧養老”為老年生活帶來舒適和便捷,不斷深化“嵌入式”養老服務內涵,倡導鄰里互助、結對幫扶和居家支持,豐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功能,滿足了老年人“不離鄉土、不離鄉鄰、不離鄉音、不離鄉情”的養老服務需求。
鄰里匯:在社區共享空間嵌入為老服務功能
更好滿足全區養老服務需求,全力打造鄰里匯民生服務連鎖品牌。以鄰里匯為載體,嵌入日間照護、長者照護、養老顧問等為老服務功能,建成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體系,實現“家門口養老”。
徐匯區鼓勵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長者照護之家、日間照護機構不斷優化、拓展服務功能,引導有條件的機構充分發掘專業化養老服務隊伍的潛力,將機構內的助餐、助浴、康復護理和康復指導宣教等日常服務向鄰里匯延伸。
為進一步規范建設鄰里匯,豐富品牌內涵,徐匯區制定了《關于深化鄰里匯品牌建設構建徐匯美好生活共同體的實施辦法》以及《鄰里匯建設和運行管理規范》,全面推行嵌入社區、醫養融合的社區養老服務新理念,進一步豐富鄰里匯服務功能,居民從家里出門15分鐘的步行距離,可以將養老、兒童照護、休閑娛樂以及政務服務等功能“一網打盡”。
目前,徐匯區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5分鐘家門口服務圈為輻射半徑,累計建成18家街鎮鄰里匯和306個居民區鄰里小匯,總面積達5.6萬平方米,實現了居民區全覆蓋,構建了區-街鎮-居民區三級鄰里匯網絡。
下一步,徐匯區還將繼續引導有資質的機構拓展業務,逐步形成多元主體參與、多元服務并舉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面向社區老人提供專業化、便利化的養老服務。
老年助餐服務:“一頓飯”可以有更多選擇
探索多種方式助餐,更便利地滿足老人多樣化、差異化的就餐需求。徐匯區社區助餐服務經過十多年的推進,形成了供餐網絡。目前全區有助餐需求的社區已基本實現服務全覆蓋,設立了老年人助餐服務點100余家,為5600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每月供餐約12萬余人次。其中新建改建的7家社區長者食堂既可堂食又能送餐,豐儉由己,深受老人歡迎。
為讓老人“一頓飯”可以有更多選擇,徐匯區盤活場地,支持有條件的街道開設社區長者食堂,并根據老年人用餐習慣和需求,供應營養均衡的餐食。如針對糖尿病患者開設無糖窗口,針對其他有特殊需求的老人開設偏淡窗口、偏咸窗口等。同時科學搭配膳食,推出葷素搭配、熱冷搭配等十幾種菜品,滿足老人的個性化需求。接下來,徐匯區將以開展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契機,因地制宜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建設,持續提升助餐服務品質,進一步完善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社區助餐服務架構。即將試行的長者餐桌試點項目,通過吸納社會餐飲企業加盟參與、政府給予適度補貼的方式,社會餐飲企業簽約成為“敬老卡聯盟單位”。屆時,老人們憑敬老卡即可享受優惠套餐, 豐富“舌尖上”的養老體驗。
智慧養老體系:讓服務更有質量更加便捷
目前,徐匯區已初步建成全區域覆蓋、全方位服務、全過程管理、全天候響應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以實有老年人口數據庫為基礎,上接“上海市養老服務平臺”、區“大數據”中心,下通各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平臺,實現了全區范圍內的服務需求跨街道派發、轉接。
依托區綜合為老服務平臺、移動端“徐匯鄰里匯”小程序,隨時查看全區的養老地圖,即時了解養老服務信息,掌握養老服務政策,提高養老服務的透明度和知曉度。依托“962899久久關愛為老服務熱線”,為全區老年人提供緊急援助、服務需求與供給對接、高齡獨居老人主動問詢等服務。依托“養老智慧管理”信息化平臺,建立居家、社區、機構服務運行綜合監管系統,動態掌握機構運行和人員變化情況,做到服務時間和事項可記錄、操作環節和處理結果可查詢、服務結算可追溯,提升監管效率。根據自愿原則和老人實際,將部分高齡獨居老人納入徐匯區“久久關愛”為老服務平臺,享受每2-3天一次的主動電話關愛服務。如田林街道以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支撐,同時對接市民政數據庫,實時掌握社區老齡化的程度趨勢并統籌街道內老人信息,有效整合區域內養老服務資源,合理調配確保養老服務供需平衡。通過實時監測并隨時提供老人的生活、安全、保健、娛樂等方面需求服務信息,讓老人特別是失能老人、獨居老人等享受自主式、個性化、智能型的養老服務,提升社區為老服務水平,并進一步提高數據分析功能。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