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湖南省醴陵市舉行“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愛心捐贈儀式,醴陵三三一愛爾眼科醫院捐款10萬元,用于支持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文/圖 丁時偉
40余名民政系統黨員干部下沉社區;42家社會組織1萬余名志愿者主動參與各種志愿服務;關愛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四類兒童”等特殊群體,確保民政服務對象生命健康安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省醴陵市民政部門立足本職,發揮專長,為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民政力量、彰顯民政擔當。
黨員突擊隊下沉社區
做好“戰斗員”“宣傳員”“監督員”
“廣大居民朋友注意了,疫情期間,請不要出門。如果必須出門一定要戴上口罩,回家勤洗手。”3月17日一早,醴陵市民政局黨員干部張志芳來到來龍門街道馬放塘社區,向社區居民宣傳疫情防控注意事項,提醒大家做好防護工作。
疫情發生后,醴陵市民政局第一時間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把防控疫情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該市2月主題黨日活動,成立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下沉社區。2月12日起,在醴陵市民政局負責的馬放塘社區6個責任疫情防控檢查點,先后有40余名黨員干部主動亮身份、當先鋒、做表率,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規定,耐心為進出人員檢測體溫、登記信息、宣傳政策,切實當好疫情防控“戰斗員”“宣傳員”“監督員”,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不散,我們不退。”醴陵市民政局黨員突擊隊隊員歐陽云表示,作為一名黨員,疫情面前必須沖在第一線,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守護社區群眾健康平安。
“三社聯動”
合力奏響防控疫情“大合唱”
疫情發生以來,為全面加強對社會組織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積極引導社會力量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醴陵市民政局多次下發應對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同時,借助“三社聯動”QQ群、微信群和釘釘、學習強國等互聯網社交平臺先后5次召開網絡專題會議安排部署相關工作。醴陵市社會組織聞令而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在一線和后方,在線上和線下,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合力。
疫情期間,醴陵市義工聯合會通過各類媒體已發布防疫信息500余條次,已發放防護口罩2000余只,出動“小喇叭進社區”宣傳車90余臺次;藍天救援隊等應急救援類社會組織,志愿開展應急處置、消殺防控、測溫引流、秩序維持等工作已達40余場次;醴陵市益愛志愿者協會、醴陵市九八公益協會等社會組織積極調動志愿力量,廣泛開展助老、助小、助殘、助困等志愿幫扶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醴陵市心理協會專門組建心理援助專家志愿服務團隊,免費提供線上心理咨詢和心理援助500余次;醴陵市生態農業協會專門組織政策宣講小分隊,走進田間地頭,宣講支農惠農政策,為春耕生產提供技術指導。據統計,醴陵市已有42家社會組織、10042名社會志愿者,開展防疫志愿服務活動2052場次,志愿服務達210408人次。
此外,醴陵市慈善會聯合市紅十字會在第一時間發出倡議書,號召社會各界力量奉獻愛心支持疫情防控。醴陵市各部門單位、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各界力量積極響應,慷慨解囊。截至目前,該市慈善會累計接收抗擊疫情捐贈款物269.56萬元。
關愛“一老一小”
筑牢防疫“安全墻”
3月17日,醴陵市民政局關愛“一老一小”工作組成員來到李畋鎮華埠村風塘組,探訪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歡歡(化名)兄妹4人,為他們送上口罩、書包、文具等,并送上1000元慰問金。
為做好疫情期間“四類兒童”的關愛工作,疫情發生以來,醴陵市民政局及時對外公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救助24小時服務熱線,推行疫情防控每日“零報告”制度。同時,以市級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民政干部、鎮(街)兒童督導員、村(社區)兒童主任以及社會志愿者“四結合”的方式開展上門尋訪,全面摸清轄區內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社會散居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這“四類兒童”的基本情況。
截至目前,醴陵市24個鎮(街)和270個村(社區)通過廣泛發動專業社工、社會志愿者等多方社會力量參與,對轄區內因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兒童登記造冊,并第一時間安排做好臨時照料。對實際監護有困難的兒童,明確由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實行臨時兜底監護,切實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所有“四類兒童”都能得到妥善照料。
疫情期間,除了做好“四類兒童”的關愛工作,醴陵市民政局還著力做好全市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上級統一部署,醴陵市民政局通過“五個到位”(堅持責任到位、堅持管理到位、堅持督查到位、堅持整改到位、堅持宣傳到位)方式層層壓實責任,加強對全市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機構的管控防護。為此,醴陵市民政局專門成立督導檢查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全市35所敬老院、15所“五保之家”、6家民辦養老機構進行實地檢查,全面掌握養老服務機構疫情防控情況。針對檢查中發現的一些思想意識麻痹松懈、防控措施存在疏漏等問題,醴陵市民政局要求相關鎮(街)履行屬地管理責任,立即予以整改。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