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河南方城:“四集中”保障特困群眾同步小康

時間:2020-04-2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

  “舊社會掉到‘苦窩’里,新時代住在‘福窩’里,吃不愁,穿不愁,曬曬太陽聊聊天,小康生活樂悠悠。”春日陽光照耀著河南省方城縣楊集鎮崔洼村幸福大院,住進這里集中托管的80歲特困老人李玉春樂呵呵地說,“黨的扶貧政策真是扶到俺們貧困戶的心坎里,得勁!”

  這是方城縣對特殊貧困群眾實施兜底保障、實現同步小康的一個縮影。截至2019年年底,方城縣10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18972戶38263人穩定脫貧,現有的3756戶7309名貧困群眾今年將全部脫貧。

  “四集中”實現兜底保障

  為保障特困群眾同步小康,方城縣針對貧困老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重度精神病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人員等特殊貧困群體,探索推進“四集中”兜底保障機制,研究出臺《建檔立卡特殊貧困群體“四集中”兜底保障實施方案》,對排查出的3293名特困人口,采取“四議兩公開”辦法精準澄底,確定托養對象。

  方城利用敬老院、民辦養老機構、危房改造集中安置點、閑置村部、校舍、廠房等,建設集中托養場所,完善“住、醫、管、護”一體化保障體系。對有自理能力人員,實行村級幸福大院就近托管;對半自理能力(一定比例的無自理能力)人員,實行鄉鎮(街道)托養中心集中供養、托養;對無依無靠、無自理能力人員,實行縣級托養中心、民辦養老機構集中托養;對重度精神病、病情穩定的重病患者等無自理能力人員,實行縣精神病醫院、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等醫療機構集中康復,落實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等康養一體化服務。

  目前,方城已建成縣級托養中心1個、鄉鎮托養中心17個、村級幸福大院66個,聯系精神病醫院、民辦養老機構2家,可提供床位1900余個,1236名特困人員初步得到“四集中”兜底保障。

  產業發展促進穩定增收

  春節前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趙河鎮梁營村的南陽恒生地毯扶貧就業車間沉寂了好一陣子。如今,該扶貧車間已全面復工復產,每天有二三十名工人爭分奪秒地加緊生產。

  “年前剛在車間工作一個月,還沒太熟練,現在又能開工了,心里有著落了!”今年51歲的張玉鳳家里已經脫了貧,農閑時節在扶貧車間工作,等熟練掌握技術,張玉鳳每月可拿到2000至3000元工資。

  今年以來,方城縣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推動220個扶貧產業和車間有序復工復產,10982名貧困人口就近就便返崗就業,“點對點、一站式”輸送1400多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

  近幾年,距離梁營村不遠的棗莊村調整土地860畝,聯合河南農業大學成立了方城縣農業改革綜合試驗區,種植特色蔬菜瓜果,現有大棚11座,每棚年效益在4萬至6萬元之間。

  今年,棗莊村200余農戶又圍村種植大白桃1200畝,與娃哈哈集團達成收購合作意向,預計盛果期畝產值8000至10000元。同時,解決了50名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帶動周邊100多位群眾就業。

  近年來,方城縣按照“興產業、帶就業、促脫貧”的發展思路,強化產業扶貧,增強造血功能,大力實施“三大特色產業、六大板塊、五個全覆蓋”的365工程。同時,方城聚焦“雙業”建成扶貧基地170個、扶貧車間50個,帶動貧困就業11000多人,年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實施到戶增收1.2萬戶,發放補貼5475萬元,戶均增收1500元;以“支部+帶頭人+貧困戶”的方式成立光榮合作社548個,帶動16451戶30235人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我們要以盡銳出戰的態勢開戰,以破釜沉舟的決心決戰,向貧困堡壘發起最后的沖鋒總攻,確保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堅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方城縣委書記褚清黎信心滿懷。

  (來源:《光明日報》2020年4月23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