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全國首屆殯葬行業學歷教育本科班啟航—— 民政人才“定制培養”

時間:2020-04-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俊

  一場疫情,為民生服務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孕育著無限生機。

  4月4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云開課”儀式在上海舉辦,自此拉開了我國首屆殯葬行業學歷教育本科班的序幕。這是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開放大學聯合創辦的民政學院合作開出的人才培養“新菜單”。

  在上海民政服務領域,“定制式”人才培養方式并非首例。2017年9月,上海開放大學民政學院由市民政局“掛牌”之際,首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科班同步開設,成為當時上海首個專門培養養老服務人才的大專學歷班,目前已連續舉辦三屆。

  “民政工作直接面向群眾需求,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法治性、社會性和服務性,做好新時代的民政工作,推進民政工作專業化發展勢在必行。”上海市民政局局長朱勤皓表示,市民政局與上海開放大學合作成立民政學院,加快推進民政人才隊伍建設,為上海民政從業人員和有志從事民政工作的社會人士提供學歷與非學歷繼續教育服務。

  現代殯葬轉型的現實之需

  對此“定制式”,上海開放大學校長袁雯表示,新開設的殯葬本科班為民政“量身定制”了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一元”是上海開放大學,提供學歷教育必須的通識課程和基礎課程;“一元”是行業,提供或共同建設貼近崗位需求的專業課程。

  殯葬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21世紀的今天,在所有行業都在“互聯網+”的時刻,這一行業也迎來轉型發展,急需高素質殯葬專業人才的支撐。

  教育部公布的專業目錄中,殯葬行業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是大專。全國現有5所高職院校、3所中職院校培養殯葬行業從業人員。隨著社會文明程度提高,殯葬行業呼喚結合崗位需求更高學歷層次的培養。在2018年5月至9月市民政局所做的一項調研中,上海15家殯儀館、44家經營性公墓、9家骨灰堂中,98.37%的單位認為有必要開展殯葬專業人才學歷教育,一半以上單位認為很緊迫非常有必要。

  基于這樣的現實,市民政局和上海開放大學商定,在上海開放大學民政學院社會工作專業下增設“生命教育”課題組,在大學本科通識教育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設殯葬社會學、生命哲學和生命教育、壓力管理、哀傷輔導與殯葬禮儀等4門課。“社會工作的利他主義、助人自助、無條件接納等價值觀,將有助于殯葬行業服務者進一步理解家屬心理和需求,轉變服務理念,提供更人性化服務。”袁雯在開班致辭中強調。

  首屆85名學生,來自龍華殯儀館、寶興殯儀館等十幾家殯葬行業單位。民政學院院長蘆琦介紹,從3月24日起,殯葬本科班的學生們分別就近選擇開放大學本校區、徐匯分校、青浦分校等就學點注冊,陸續進入在線教學的開課學習。經過兩年半的在職學習后,通過20多門課的考核后將獲得上海開放大學頒布的本科學歷證書,符合條件并通過論文答辯的將獲得上海開放大學授予的法學學士學位。

  “通過專業學習,我們將在工作中更好地為家屬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開學儀式上,來自寶興殯儀館的首屆殯葬本科班學員楊曄說:“由于行業關系,我們的學習時間不是很穩定,工作忙碌時經常無暇顧及學習,所以更加珍惜此次學習深造的機會。”

  破解養老護理員短缺困境

  民政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科班舉辦三年來的成功實踐,無疑為殯葬本科班的開設提供了樣本。

  城市老年人口增多,上海逐年提升“大城養老”服務質量。如何解決養老服務日益增長的剛需和養老護理員人才短缺的矛盾,成為一大難題。自2017年9月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科班已連續舉辦三屆,共招收學員906名,其中民政系統推薦676名,社會生源230名。

  “平常,教學在全市17家區級分校展開。” 蘆琦介紹,上海開放大學總共有40多家分校,遍及全市各區。由于學生多為在職成人,可選擇就近校區學習。同時學校設置了在線課程,方便他們邊工邊讀。

  學員中80%來自全市各養老機構一線人員和管理人員。疫情期間,他們中大多必須堅守崗位,集中學習時間有限,教師通過“云課堂”直播或錄播回放的方式開展教學,“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等課程及時調整教學結構,引入疫情防控內容。

  “個別一線養老護理員剛參加大專班學習時,還不會操作電腦。”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負責人劉書函曾是一家養老機構院長,她說:“經過一年的學習,這些原本僅有高中文憑的養老護理員們全部會做PPT了,文字表達、社會交往、專業技能等素養都有明顯提高。他們留在養老行業繼續發展的信心更足了。”民政學院學生在上海開放大學第一屆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設計出“分散式家庭養老公寓照護項目”參賽,獲得了創業組一等獎。

  經過養老服務、養老管理和綜合素質三個模塊的培養,更多的學生對技能提升和職業前景充滿信心。5月,首屆269名學生即將畢業,由于均為在職攻讀學歷,所以不存在找工作的問題。但記者采訪時發現,不少人還有“跳槽”打算。社會生源中有一位從事航運物流的學生,他對養老事業發自內心地熱愛,今后可能轉行養老機構。一位民政生源在接受大專學歷教育后,將繼續參加認知癥領域的專業培訓,今后可能從事認知癥老年照護工作。

  望莫若兮望遠,感何深兮感春。上海民政服務專業發展的道路正在逐步循序鋪展,終將通向美好的“詩和遠方”。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