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11月2日,是一個陰雨綿綿的星期六。對于市民丁凱健和張款來說,這一天卻似“晴空萬里”。當日,兩人不僅在西城區民政部門領取了結婚證,還應邀參加了在婚姻登記處舉辦的集體頒證活動。
“結婚頒證”,是北京市于2011年開始在全市推廣的一項免費服務。婚姻登記機關在為每對新人頒發結婚證的同時,會在特設的頒證大廳舉辦一場頒證儀式。詢問、告知、宣誓、發證、祝福……幾個簡約而莊嚴的程序,給新人們的愛情增加一份帶有儀式感的浪漫,引導他們從中感悟婚姻家庭所蘊含的責任與擔當。
紅色T恤、白色頭紗帶著沉甸甸的責任和承諾
9時許,在西城區婚姻登記處的一間頒證大廳,丁凱健、張款夫婦和其他一同參加集體頒證的6對夫妻相繼抵達。
幾十平方米的房間內,工作人員早已為活動做好了準備。粉紅色的背景墻,配上暖色的氣球、彩帶,還整齊擺放著為新人們的親朋好友預留的幾十個坐席。
丁凱健帶著妻子來到房間的一個角落,換上了活動中要統一穿著的紅色上衣,還幫妻子整理好白色頭紗。不太善談的他在一條絲帶上寫下了對妻子的告白,“我愿意一輩子當你的司機、當你的廚師、當你的保鏢……”丁凱健告訴記者,這是過一會兒新人許愿環節要掛在幸福樹上的。
10時08分,活動正式開啟。7對新人手挽著手徐徐走向舞臺。互送禮物、真情告白、許愿祝福、宣讀誓詞、證婚頒證……整場活動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幾對新人接過結婚證書,正式成為合法夫妻。
紅T恤、牛仔褲、白頭紗,沒有華麗的服飾、沒有濃厚的妝容,卻讓人備感溫馨浪漫。“神圣”“幸福”“儀式感”“責任感”……這是新人們提及最多的詞語。今年同為25歲的張恩赫、劉夢安夫婦,在現場帶來了特殊的禮物——拍攝于2006年的一張畢業合影。張恩赫開心地為大家指著照片上的兩個小身影,“我和愛人在小學時是同班同學,已經相識十幾年了。你們看,畢業合影上我倆站在同一排,中間只隔了兩個同學。這張照片是我和她的第一張合影。我們的小學恰好在西城區民政局對面,這也是我們選擇在這里登記結婚的原因,很有紀念意義。”張恩赫說,希望能在這樣一個神圣的場合,將這份珍貴的回憶與大家共同分享。
全市通辦、網上預約從9年前后看婚登工作發展
看著7對小夫妻集體頒證,到婚登處補辦結婚證的張女士都替他們開心。
今年30多歲的張女士9年前與丈夫結婚,因不小心遺失了一本結婚證,特地預約在周六補辦。“沒想到,現在的婚姻登記機關變化這么大,婚姻登記相關手續不僅可以在北京16個區通辦,還實現了網上預約、便捷服務。我們今天就是通過微信中的城市服務直接預約的。”張女士說,“我和愛人辦理結婚證時,登記窗口還是一個長長的服務臺,現在則變成了一個個小房間,私密性更強了,也更顯嚴肅了。”
在工作人員的熱情指引下,張女士和愛人也在一間頒證廳里舉行了簡約的儀式,工作人員用相機為二人記錄下了難忘的瞬間。“傳統觀念中,大家更重視隆重的婚禮。其實,在民政局領取結婚證才是合法婚姻的標識。而結婚頒證儀式為這個過程增加了厚重感,會成為很多人終生難忘的回憶。”
據西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主任王興介紹,西城區每年結婚登記數量約2萬余對。“新人來領取結婚證時,工作人員會100%告知有結婚頒證宣誓儀式,絕大部分新人都會選擇這項服務。”在平日簡約頒證的基礎上,西城區在520、七夕等特殊日子會推出創新服務。七夕時,請小花童為新人送祝福;八一時,在軍營舉辦婚禮式集體頒證……此外,西城區還聘請金婚夫婦等擔任“幸福婚姻家庭輔導員”,請老人們同年輕人分享自己的愛情故事,鼓勵年輕夫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互敬互愛、互學互讓。
今年80歲的查廣德是一名軍休干部,他和愛人徐大琴是西城區第一對“幸福婚姻家庭輔導員”。談起與老伴攜手走過的50年,查廣德眼含熱淚。“當兵在外那9年,家里的一切都是老伴在打理。兩個人的婚姻長久離不開包容和堅定的支持。遇到矛盾忍一忍,日子才能過得更輕松。我感覺一輩子都虧欠老伴,所以想出了‘四全’來彌補。那就是,工資全交!家務活全勞!生病全陪!旅游全包!”老人笑著道出了為婚姻保鮮的秘訣。
拓展延伸、棄舊揚新簡約的婚禮也可以很美好
丁凱健、張款夫婦,張恩赫、劉夢安夫婦,他們都是11月2日在北京市登記結婚的新人代表。在這一天,全市共有9000對新人分別在16個區的婚姻登記機關領證、宣誓。
記者了解到,北京目前正積極推進婚姻家庭建設服務的拓展創新,通過婚姻家庭建設協會等社會力量,廣泛開展結婚頒證宣誓、個性化婚姻輔導和婚俗禮儀改革等延伸服務,并因地制宜地舉辦了婚姻家庭建設大講堂、愛情微課堂等,積極推廣健康婚姻、和諧婚姻建設理念。全市通過一系列“新時代、馨婚登、心婚禮”活動,倡導新婚青年們轉變婚嫁觀念,弘揚新時代向上、向善的婚俗理念,傳承忠貞、仁孝等傳統優良家庭文化。今年8月10日,北京市還在全市范圍內舉辦了首屆七夕節集體婚禮,由16個區婚姻登記機關登記員現場為新人頒證,倡導新婚青年參與紀念婚禮、低碳婚禮、紅色婚禮等文明節約的婚禮形式,抵制盲目攀比、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
“對于新人來說,結婚登記是沒有門檻的。不僅不會收取任何費用,還可以在周末休息日來辦理手續。但大家需要懂得,一旦走進婚姻,雙方的責任是無限的。”北京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管理處處長陳誼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