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添一把柴 加一把火——湖南省本級社會組織開展脫貧攻堅五個專項行動紀實

時間:2019-11-0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 銘

  穿上合身的校服,全班個頭最高的奉馳海高興地說:“大家排好隊,領好學習用品、背上新書包后一起拍張照唄!”11月1日中午,只有15個學生的湖南省新化縣奉家鎮墨家村教學點里,孩子們純真的笑聲回響在大山深處。距離此地200公里外的瀘溪縣武溪鎮紅巖村,社會組織送來的多功能微耕機、農藥等農資,已經分發到了困難群眾手中,將用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深秋的湖南,到處是絢爛與喜悅。在脫貧攻堅最后沖刺和決勝的階段,湖南省民政廳動員組織全省性社會組織在深度貧困地區的153個村,實施“光明行、甜蜜行、希望行、農技行、牽手行”五個專項行動,從民生小切口入手,精準對接困難群眾所急所需所盼,為脫貧攻堅“添一把柴、加一把火”。

  在往前的三年多時間里,湖南先后有5000多家社會組織以不同方式參與脫貧攻堅,累計捐贈款物10多億元,幫扶貧困家庭50多萬戶次,他們以實際行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黨分憂、為民造福,詮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命力。

  湖南省民政廳廳長唐白玉表示,此次開展的五個專項行動就是要打開更大的空間,把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實際行動,作為履行社會責任、彰顯社會價值的重要平臺,作為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動員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發揮省本級社會組織整合力量、鏈接資源、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實現扶貧資源更聚集、供需更匹配,幫扶更精準、成效更明顯。

  小切口入手 聚焦突出問題

  在全省深度貧困地區開展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五個專項行動,將貧困地區的困難和需求調查出來,促進信息共享和精準對接,是湖南省民政廳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實招。

  號準脈才能找準要害。今年4月,湖南省民政廳副廳長張自銀在瀘溪縣紅巖村蹲點調研時發現,村民們對農業生產技術講座能走進村里田間的期望值很高,個別身患白內障的老人誤認為眼睛看不見是身體衰老的必然過程…… “民生小切口,群眾微心愿。我們需要切實提高幫扶對象的精準性、成效性,使最需要幫扶的貧困戶,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張自銀說。

  要精準對接困難群眾需求,就必須建立完善貧困地區需求和社會組織供給之間的對接機制與平臺——

  5月21日,湖南省民政廳印發《動員省本級社會組織參與五個專項行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工作方案》。文件一出,社會組織反饋:五個專項行動指向具體,能夠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技術出技術、有資源出資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8月20日,湖南省民政廳、省扶貧辦、省委基層黨建辦在長沙聯合召開全省性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五個專項行動動員大會。與此同時,湖南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成立五個專項行動工作辦公室,組建各專項行動組,由社會組織牽頭執行,實時與市縣有關部門、駐村幫扶工作隊、社會組織聯系,推進供需匹配。

  一時間,困難群眾的需求摸上來,社會組織的服務送下去。500多家省本級社會組織以19個未脫貧摘帽縣的153個省派幫扶隊貧困村的深度貧困戶為集中幫扶對象,為貧困村中白內障老人免費治療、為糖尿病患者送醫送藥,對村醫進行免費培訓,對困難家庭學生開展扶貧助學、學習輔導、就業指導,對貧困家庭實施農產品種植、畜牧水產養殖等方面的技能培訓,各類優勢資源迅速向鄉村集結。

  面對面解難 供需精準匹配

  湖南開展五個專項行動,核心要義在于精準,戰術選擇在于直插基層。通過集中優勢兵力,精準到村到戶到人,面對面進行精準幫扶。

  一間教室,一個繪本故事,一群可愛的學生,老師引導孩子們放飛想象,大膽創作屬于自己的故事。10月31日上午,在新化縣水車鎮田家小學二年級的課堂里,來自湖南李麗心靈教育中心的王栩老師,通過繪本課的方式讓孩子們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勇敢表達內心的想法。在互動環節,孩子們還通過捏橡皮泥的方式,“讓自己害怕的東西變得萌萌噠”。7歲的羅龍用橡皮泥捏出了一個長著觸角的團子,他說自己不會怕黑了。

  水車鎮紫鵲界村的貧困戶鄒今德養了20頭牛,感到養殖成本很高。來自湖南省循環農業產業發展協會的專家王宇、崔國強來到他家實地指導、傳技,就疾病預防、飼料作物、健康養殖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尤其指出當務之急要將3畝的草料基地擴大到4至5畝,以保證飼料供應充足。

  九曲十八彎的山路,鋪滿碎石的鄉間小路,麻陽縣譚家寨鄉楠木橋村就隱藏在大山的褶皺里。年近七十的譚桂鳳老人,膝下唯一的兒子正在服刑,老伴患有輕微殘疾,家里的兩畝地是這個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當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為其捐款時,樸實的老人再三推辭,“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好,我們老兩口很知足了?!崩先苏f感謝山外的客人來看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一直在五個專項行動第一線的湖南省樂善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理事長羅樂說,通過聚焦困難群體的現實需求,向困難群體傳遞善意、尊重、力量,讓扶貧幫困的價值得到了最大的體現。

  涓涓細流匯成江河,絲絲真情溫潤心靈。2019年,湖南已有500多個省級社會組織直接參與五個專項行動,已接收現金捐贈700萬元,并匯聚了價值1300多萬元的物資,提供了價值3000多萬元的醫療救助服務。

  大局中站位 瞄準痛點難點

  明確應有的站位與擔當,貢獻自己的長板,湖南省本級社會組織在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擰成一股繩,盡到心、開動腦、用足力,正在為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精準見效作出有益探索和嘗試。

  一方面,擰緊項目資金安全閥門,確保五個專項行動高質量推進。將社會募集資金統一匯總在湖南省慈善總會資金池,開具正規捐贈票據,根據捐贈人的意愿撥付,聘請專職會計師事務所進駐,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工作的公信力。同時,為更精準使用資金,將資金分5組撥付到牽頭社會組織,在會計師事務所指導下使用。

  另一方面,擔起厚重的使命,釋放更大的能量——

  湖南省山東商會重點負責 “希望行”,會長李濤介紹,自2011年商會成立以來,累積捐贈款物5.46億元,其中3億多元用于教育扶貧,主要是為大湘西地區學校捐贈平板電腦、點讀機等教學設備。湖南省教育基金會為1000多名貧困學生捐贈救助金50多萬元。湖南省臸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希望行”中校服和體育設備的統計和購買。其中需要贈送的校服達3000多套,工作人員按照孩子年齡、體重、身高與廠家溝通尺碼大小,簽訂采購協議確保質量到位,讓每個孩子穿上了合身的新校服。在諸多小細節上, 折射出初心與使命。

  湖南省湘雅醫學與健康公益基金會重點負責“牽手行”,為困難家庭送溫暖,為貧困地區提供醫療援助和幫扶。基金會秘書長費汝倩介紹,為了更好保障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基金會專門成立了“2019醫療健康脫貧攻堅行”項目,籌資籌智籌錢,做到??顚S茫浞职l揮出社會組織的優勢和積極性。

  “慈愛無疆送光明、善行大愛暖人心”,這是新化縣鄒成光等9名患白內障老人重啟光明后,給湖南省民政廳、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送來的錦旗。目前,“光明行”已組織40多支義診隊完成白內障患者篩查1.5萬人次,完成復明手術500多例。

  與此同時,“甜蜜行”已完成糖尿病患者篩查7500人次,發放科普資料1萬余份,培訓村醫152人次,資助腎病患者20多萬元。湖南省醫院協會與會員單位簽訂承諾書,正在對邵陽市的50個貧困村開展“甜蜜行”義診活動?!稗r技行”中除了發放化肥、農藥等農資外,還為困難群眾送去了小型農機具152臺(套) ,組織農業專家 59人下村技術指導200余次。

  開放倒逼改革,創新推進開放。剛剛閉幕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湖南的探索正是在為此作出努力。黨中央指方向,新的奮斗征程已經開始。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1.5)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