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燕
孫秀霞,2016年4月起擔任吉林省樺甸市橫道河子鄉活龍村兒童主任。她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用心呵護,用情陪伴,如同一道陽光,照亮孩子們的七彩生活。
搭建一個溫馨家園
近年來,活龍村的經濟發展了,村路暢通了,環境優美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豐富了。但是,村里一直沒有合適的兒童活動場所,這成了孫秀霞記掛的事情。
2018年,樺甸市民政局準備在鄉鎮建立兒童之家,并提供棋類、球類等活動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得知消息后,村支書王君帶著孫秀霞立即開始規劃場地,積極準備材料,提交申請,做好籌備工作。申請通過后,她抓緊落實,組織安裝調試,很快就把市民政局提供的兒童健身娛樂設施組裝好了。
村兒童之家建起來了,看著孩子們開心地玩耍,孫秀霞比他們還高興。“孩子們終于有了活動場地和設施,既鍛煉了身體,又學習了知識,我打心里高興。”她說。
在兒童之家,孫秀霞陪著孩子們讀書、做游戲、聊天談心,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以后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被孩子們親熱地稱為“孫媽媽”。“兒童之家不僅要豐富孩子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給他們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孫秀霞說,“現在,不僅留守兒童愿意來,其他孩子也愿意來,這里已經成為孩子們娛樂健身、傾訴心聲、溝通情感的溫馨家園。”
播撒陽光暖身暖心
活龍村的每一名留守兒童,都牽動著孫秀霞的心。每逢節假日,她不僅去留守兒童家中探訪,還會給留守兒童的父母打電話,提醒他們多與孩子聯系交流,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留守兒童小宇,父母失聯,他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上了年紀,身體不好,家里生活比較困難。臨近春節,孫秀霞上門探望,帶去了慰問品和棉被,和小宇談心,鼓勵他好好學習,小宇和奶奶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每一個留守兒童,都有孫秀霞的電話號碼,她總是叮囑留守兒童及其家人:“不管有什么事,都可以給我打電話,我一定第一時間趕到。”其實,孩子們不用打電話,“孫媽媽”也總是在他們身邊,呵護陪伴著他們。
留守兒童小豪,父母離異,他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但是兩位老人身體都不好。小豪不愛說話,學習成績不好,生活自理能力也差。孫秀霞經常找他談心,教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輔導他學習。看到小豪的腳臟了,她二話不說就打來水,幫他洗腳。小豪不好意思了,直嚷著要自己來,還保證以后多注意個人衛生。就這樣,在她的關心督促下,小豪逐漸打開了心扉,性格開朗了,在家里常常主動幫爺爺、奶奶做事,學習也更用功了。
“留守兒童更需要你”
“我的生活是‘每天圍著留守兒童轉’。”孫秀霞說,“我的工作得到了愛人和孩子的全力支持。愛人總是搶著做家務,讓我有時間忙工作。去鄉里開會,入戶探訪,他都毫無怨言地接送。”她的愛人常說:“你去外面忙吧,那些留守兒童更需要你,我們是你的后援會。”孩子們也鼓勵她:“媽媽,加油啊,干工作得干漂亮啊。”“家里人這么支持我,我很踏實,也很溫暖,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好。”她笑著說。
在家人的支持下,孫秀霞熱情更加高漲,工作受到了肯定,2019年被樺甸市金誠社會工作者服務中心評為優秀兒童主任。“在我眼里,這些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們需要關愛,我就盡最大努力給他們關愛。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孫秀霞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