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小康,一頭連著中華民族的大夢想,一頭牽著普通百姓的小日子。作為民政部黨組機關報的記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生動記錄和展現民政人奮戰脫貧攻堅、助力全面小康的生動實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
帶著這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責任,我們深入踐行“四力”,走進偏遠群山,走在田間地頭,走入社區鄉鎮,把鏡頭、筆端聚焦于一項項民政參與脫貧攻堅的務實舉措,聚焦一個個民政扶貧干部真抓實干的故事,聚焦一張張困難群眾圓夢的笑臉……用一個個可觀可感的小康故事反映困難群眾奮斗新生活的圖景,體現民政服務對象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錄民政人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新作為、新成效,展現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在民政領域落地生根的偉大成就。
帶著這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責任,我們力求傳遞民政事業的溫度,詮釋我們黨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真摯厚重的人民情懷。我們直擊困難群眾的最急、最憂、最盼,瞄準精準扶貧的好做法好經驗,展現廣大民政干部職工為民愛民的實際行動和精神風貌,講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困難群眾生活帶來的新變化,傳遞民政事業惠民生、暖人心的特有溫度。
帶著這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責任,我們力求展示民政參與脫貧攻堅的智慧與力量,探究小康故事背后大國脫貧攻堅行動的動力源泉。從每一個貧困戶的逆襲中努力追尋民政工作者在脫貧攻堅領域中的堅實足跡,力求探尋民政工作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和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的作為與擔當,深刻闡釋我國制度優勢在民政領域的生動展現。
腳下有泥土,筆端有真情。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報道中,本報記者是忠實的觀察者、記錄者,也是收獲頗豐的受教育者。我們深知,筆端記錄的小康故事之所以生動精彩,是因為基層民政人和服務對象敞開心扉的信任與支持,使我們收獲了豐富的報道素材;一線發回的報道之所以溫暖有力,是因為基層民政人的理想信念之光、服務對象的自強奮斗之志,使我們受到理想與信念的洗禮、思想與靈魂的升華。為此,我們深深感恩,也更加強化了我們深入踐行“四力”的責任擔當。
如今,“十四五”時期的大幕正徐徐拉開,面對即將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面對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全新的使命正召喚民政新聞工作者再接再厲,再寫新篇。我們期待繼續與廣大民政人、服務對象攜手同行,共同講好民政故事,傳遞民生溫暖,繼續為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新聞力量。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