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唐承沛副部長出席國新辦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情況新聞發布會

時間:2020-11-2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國新網
【字體:    打印

11月23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洪波、貴州省民政廳廳長彭旻、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民政局局長董秀芳介紹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介紹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情況

兜底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底線制度安排。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民政部門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要求對老弱病殘等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綜合運用社會救助等保障措施,實現應保盡保,確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線。民政部黨組指導全國民政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將兜底保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政系統頭等大事,全力以赴,盡銳出戰,堅決筑牢兜底保障的堅固防線。重點做了五方面工作:

1

加強總體設計,完善制度機制。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連續多年出臺加強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具體措施。健全完善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加快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和法治化建設,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困難群眾監測預警機制。不斷完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人員、殘疾人等福利保障制度,推進移風易俗,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近五年來,出臺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政策措施97項,打出系列政策“組合拳”,夯實兜底保障制度基礎。

2

聚焦特殊群體,有效履行兜底責任。創新完善低保政策,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單獨納入低保兜底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平均收入超過享受低保的條件,但是家里有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把這些人單獨納入低保,是低保政策的一個重要突破。全面落實救助保障政策,確保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應養盡養、應救盡救”。建立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做到“應補盡補、應助盡助”。積極落實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政策,做到“應幫盡幫、應扶盡扶”。通過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3

加強統籌協調,凝聚脫貧攻堅合力。切實履行民政部作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單位的職責,與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殘聯等部門的工作協同,實現信息共享,定期開展數據比對,確保兜底保障對象認定準、底數清。立足民政部門職能優勢,創新政府救助和社會力量參與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慈善力量、專業社工、志愿者對口幫扶貧困地區,精準對接貧困群眾需求,實現兜底保障和增能提升相促進,使兜底保障有力度,更有溫度。2017年以來,全國共有6萬多家社會組織開展脫貧攻堅活動,實施項目超過10萬個,投入資金超過900億元,很好地發揮了社會力量的重要補充作用。

4

集中優勢資源,助力重點地區攻堅。將“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作為重點,民政部出臺的政策措施,均針對性增加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的舉措。中央財政安排的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連續多年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比如2019年、2020年新增的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58.2億元,全部安排到“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再比如,民政部彩票公益金連續多年對“三區三州”實行專項傾斜。實施深度貧困地區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改造行動計劃,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簡單理解就是農村的敬老院,對其進行改造建設,因為很多敬老院建立時間比較長,條件有些已經比較差了,這兩年進行建設和改造。還有實行社會服務兜底工程等。有效推進羅霄山片區脫貧攻堅,協調解決片區需求事項,做到“件件有回音”。加大對江西省蓮花縣、遂川縣兩個定點扶貧縣的產業幫扶力度,助力兩縣脫貧摘帽。

5

從嚴督導調度,務求兜底保障實效。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民政工作。民政部黨組將兜底保障列為基層蹲點調研重要內容,黨組成員帶隊到深度貧困地區和定點扶貧縣督導調研,幫助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另外,前年,中央對民政部進行了脫貧攻堅的專項巡視,去年又進行了專項巡視“回頭看”。對于巡視指出的問題,堅持雙月調度,以整改促落實,以整改促提升。連續3年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及時糾正政策執行中的偏差,大力解決“人情保”“關系保”的問題,有效治理“脫保”“漏保”問題,編密織牢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安全網。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方合力攻堅,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取得決定性成效。全國共有20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特困供養就相當于過去的五保戶,有一部分是集中到敬老院供養,還有一部分是分散供養,由親屬照顧,其中,納入低保1852萬人,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152萬人。2017年底以來,全國所有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持續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者是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以后,就能夠穩定地實現“吃不愁、穿不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分別惠及困難殘疾人1153萬人、重度殘疾人1433萬人。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實現全覆蓋,更多貧困兒童享受到關愛服務。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中得到充分體現。

(來源:國新網2020年11月23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