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昌
2003年,趙維祺競爭上崗擔任湖北省谷城縣冷集鎮民政所主任。不到1年,因機構改革需要,民政所撤銷,他被安排在鎮民政辦工作。17年來,在沒有“編制”、工作量大、人員少的情況之下,他依然信心十足、干勁不減,每天忙碌在民政工作最前沿。他常說:“只要是黨的工作,只要大家需要,再苦再累我都干。”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先后被襄陽市民政局評為全市十佳貼心群眾基層民政干部、全市老齡工作先進個人、全縣民政工作先進個人等。
他是困難群眾家中的常客
趙維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對農村、農民飽含著一份真誠的情感。參加工作后,他把這份情感融入到工作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冷集鎮現有3所福利院,特困、孤兒、城鄉低保、農村社會救助對象、精準扶貧對象等人群6551人。兜底保障工作僅靠民政辦的2名工作人員去完成,工作量可想而知。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些工作,他很少有節假日。為了提升福利院的服務質量,讓院里140多名院民能真正住得安心,他通過院民評院民、院民評工作人員、院民評院長、三所院交叉檢查評比等有效措施,激勵福利院工作人員注重服務質量,將特困供養對象當親人,讓院民在福利院里享受貼心照料。
為了摸清困難對象情況,他經常深入村組農戶,掌握第一手資料。2006年,他和同事前往冷集鎮最遠、道路最差的馬家溝村核實農村特困人員家庭情況時,騎摩托摔倒在4米多深的山溝里。還有一年,農村低保工作啟動,他和縣民政局核查組的一名同志騎摩托走訪貧困戶,因花櫟樹樹葉打滑,連人帶車重重地摔在路上。
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有人說,你可以坐在辦公室打電話問問情況就可以完成。而趙維祺卻說:“情況明不明,對象準不準,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做到,真正需要幫助的群眾還等著我們呢!”17年里,他是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特困供養對象家中的常客,每次入戶,村民都親切地說:“趙主任您來了,我們可想念您了。”
困難群眾因他揚起生活的風帆
隨著黨和政府惠民政策的調整,民生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把好政策落實到符合條件的困難對象身上,是趙維祺的工作追求。他積極爭取福利院改造項目并付諸實施。第一福利院和第二福利院原來分別是老鄉鎮辦事處和學校改造而成,由于建筑質量不過關,設計方面有缺陷,影響院民住宿環境和生活質量。于是,趙維祺從設計、招標到施工,嚴格把關,先后實施三期改造項目。當兩所高標準、功能全、環境優的農村福利院呈現在老人面前時,大家紛紛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冷集鎮不少對象因各種原因,經常上訪。龔畈村傷殘軍人魏叢群就是其中一個。趙維祺接手冷集鎮民政工作后,主動上門了解情況,發現魏叢群上訪的原因是醫療費用。而根據他的情況,又符合報銷政策。于是,趙維祺迅速為他辦理了相關申請,如今,魏叢群每月的住院費,都能按時按政策報銷。
“我能活到今天,多虧了趙主任誠心實意的幫助。”冷集鎮獸醫站身患尿毒癥的下崗職工蘆永國激動地說。換腎后的蘆永國,有一段時間沒錢透析。趙維祺得知情況后不僅幫他辦理了大病救助、臨時救助,還按政策將他納入低保,這使蘆永國有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如今,蘆永國病情徹底好轉,全家擺脫了困境。蘆永國多次感謝,他則說:“你該感謝的是黨和國家,我只是一名民政干部,只是把黨的好政策傳遞給你們。”
正確用權贏得困難群眾的心
民政資金都是專項資金,每項資金都有特定用途。在一般人眼里,民政辦掌握著大量的資金,全鎮低保對象核實審批責任重大,手中權力不小。趙維祺始終堅守底線,不拿權力做交易。對不符合條件、不符合政策的說情、送禮,他一律拒絕,由此得罪了不少親戚、朋友,但因他正確用權、堅持原則,卻贏得了困難群眾的心,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稱贊。
為了做到應保盡保,不該保的堅決不保,趙維祺承擔起核查的主體責任,不回避矛盾,深入研究低保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了操作規程,每年都高標準地完成年度核查任務,低保對象準確率達到了98%。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