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齊風魯韻雙擁情

時間:2020-12-0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姜雪芹 通訊員 張同華 徐 鵬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某部新建機場需要征地,當地2000多戶、近萬名村民只用了14天時間就全部完成搬遷;某部移防齊河縣需要啟動新營區建設,市、縣黨政領導把支持部隊戰斗力建設作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成立工作專班,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責任人,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各項工作快速有序推進。

都說故土難離、寸土寸金,但為了軍隊建設、國防強大,德州人民舍小家、顧大家,毅然選擇支持。

從新中國成立前的擁軍支前,到如今創新方式精準服務擁軍,在山東,雙擁文化已經融入軍民血脈,成為各個城市的亮麗名片。不久前召開的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暨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上,山東省16個地市全部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呈現雙擁創建“滿堂紅”就是最好的見證。

筑本強基 服務保障有特色有成效

濟南市退役軍人杜翔,經營兒童游樂場,不僅挺過了新冠肺炎疫情,還在章丘開了一家分店。這其中,一筆20萬元的貼息貸款起著決定性作用。“那是退役軍人專職聯絡員幫我申請的。”杜翔感激地說。

為給每一位退役軍人提供周到的服務,濟南市組建了退役軍人專職聯絡員隊伍。他們每天奔波在鄉鎮、街道,給了退役軍人“家”一般的溫暖。2019年,按照“五有”“全覆蓋”要求,濟南市、區(縣)全部成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163個街(鎮)、6277個村(居)都設立退役軍人服務站,并面向社會公開招考1003名退役軍人專職聯絡員。

全域覆蓋、上下貫通、協調聯動的四級服務保障體系,真正打通了服務保障退役軍人的“最后一公里”,讓廣大退役軍人體會到更多的溫暖與尊崇。

同樣,煙臺市雙擁工作不斷下沉,沉到基層,沉到海島,沉到山村,“小散遠”單位也沒有落下。32122部隊某分隊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健身房就是煙臺市助力建設的。近年來,煙臺市各級投入600多萬元,為基層部隊建起了健身房、圖書室、軍營網吧等,極大豐富了基層官兵的業余生活。

為加強雙擁工作組織領導,濱州市建立了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雙組長”機制,市委書記和市長共同擔任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這更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支持雙擁工作。近年來,濱州市將雙擁工作融入社會治理大網格,對“市縣鄉村”四級雙擁工作服務站進行標準化建設,實現了網格化、標準化、信息化。

做好新時代擁軍強軍“服務隊”,山東一市有一市的特色。為解決駐地“一等功旅”訓練場地面積不足的問題,泰安市啟動土地置換工作,并作為“一把手”工程推動,邀請軍地專家預審把關,遴選優化評估方案,為建設一流現代化訓練場提供了強力支撐。

棗莊市聚焦民兵預備役和應急分隊建設,投資2.8億元,在滕州建設一處一流的民兵綜合訓練基地。抽調精干力量設立專班,靠前工作,全力服務保障基地建設。

用心用情 擁軍優屬有溫度有力度

日照有168.5公里的黃金海岸線,水域廣闊,既有沙灘、巖礁,又有海岸、港口,地形復雜多變,是部隊海訓科目演練的最佳位置。為了保障部隊海訓,東港區、嵐山區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無償讓出了最好的沙灘、碼頭、海域。

日照市委書記張惠說:“旅游之于我們,和國防之于國家,是‘小我’和‘大我’的關系。”他們“舍”了地方經濟利益的“小我”,保障了部隊備戰打仗能力的“大我”,也因此被駐訓部隊稱贊為“海訓鐵后盾,擁軍好榜樣”。

青島市秉承擁軍優屬優良傳統,發揚新時代雙擁“青島精神”,年均投入資金數億元,支持部隊戰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全軍統建住房改革試點任務扎實推進,按照“與地方同步實施、優先保障部隊”原則,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實施部隊家屬院保溫工程41萬多平方米;投資近千萬元先后建設8個工作站,讓海警官兵拎包入住。

在濟寧,一條專為部隊官兵服務的擁軍專車——“藍天號”,每天免費接送部隊官兵往返市區,為他們提供便利的出行。今年“八一”前夕,濟寧市又印發了《退役軍人免費乘坐公交車方案的通知》,戶籍地為濟寧的退役軍人可免費乘坐轄區內541條城市、城際、城鄉公交。“感覺這個政策很暖心、很貼心!”退役軍人孔祥仁直呼,“這個政策讓我們感受到了光榮和自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淄博市委、市政府確定今年5-8月為“無會月”,只為讓廣大黨員干部沉下心來投入到工作中去。然而6月份,卻破例召開了市委常委議軍會議。

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會議敲定解決了三類9個方面的具體問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時代隨軍家屬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試行)》《淄博市應對公共安全事件軍地應急聯動機制》等7個成果性文件。

受益于此次會議,淄博市隨軍家屬孫遜,領到了今年上半年的隨軍未就業家屬生活補助金,每月1800元。這是山東省目前隨軍未就業家屬補助的最高水平。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說:“面對‘最可愛的人’,我們就要用最真的情。”

對于軍人關注的后路、后院、后代問題,東營市將軍轉干部安置到機關事業單位比例提高到100%;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到機關事業單位的比例達到60%以上;隨軍家屬就業安置滿意率達到100%;軍人子女入學入托,實行自主選擇,優質教育資源無條件向軍人子女開放。

廣泛深入 社會擁軍有亮點有品牌

在威海,有一條家喻戶曉的擁軍船,這條船60年不間斷服務蘇山島上的駐島官兵。五任船長五代船,累計航程20多萬公里,被列為全國雙擁宣傳十大典型。這是榮成市院夼村村民對子弟兵的深情厚誼和執著信念。

多年來,山東省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擁軍,通過政治引領、經濟保障、社會推廣,進一步凝聚了社會化擁軍的同心合力。

臨沂艦官兵得到了臨沂人民無微不至的關懷。官兵用的鞋墊、毛巾是擁軍模范親手做的,做豆漿的豆漿機是擁軍企業贈的……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一代代傳承。該市開展的“沂蒙精神沂蒙兵”萬里行活動,行程3萬多公里,記錄沂蒙老區走出去的官兵事跡,讓他們牢記沂蒙精神,同時也以他們的事跡來教育老區人民。

濰坊全市大中小學校都與部隊建立了共建關系,國防教育已經融入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中。2015年,昌樂一中被確立為全國第一個海軍招飛生源培養基地,同時成立了全國首個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學校采取軍地合作、聯合培養、多元保障的模式,實現了海軍航空后備人才培養的精準化。截至目前,已有幾十名海航班同學被錄取為海軍飛行學員。

聊城市委書記孫愛軍到聊城任職后,首先走訪了軍分區、武警部隊、某陸航旅等駐軍單位。他說,雙擁工作,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走訪收集的一批亟待解決的問題經梳理后很快得到了妥善解決。

今年6月,山東省首個雙擁學院在聊城大學成立,為軍地協作、退役軍人和現役軍人學習交流,搭建了更高的平臺。7月30日,在聊城市“八一”軍民聯歡會上舉行了“榮軍卡”發布儀式,持有“榮軍卡”可在聊城市城區內免費乘坐公交車、免費游覽公園等景區、在醫院享受優先優惠服務。同時打造了一批擁軍門店,為退役軍人和現役軍人提供打折優惠,努力實現“一卡一碼在手,全城優先優待”。

牡丹城菏澤,廣大適齡青年踴躍當兵,把它當做一件很榮耀的事,菏澤市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28處培訓實習基地,就業率達到95%以上。

齊風魯韻,道不完軍民相擁一家親的傳統佳話;歲月如歌,唱不盡軍民魚水情深的時代贊歌。雙擁在齊魯大地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在城鄉的每一處奏出軍民勠力同心、合力共為的最強音。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