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一筆不尋常的公益金

時間:2019-10-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冰潔

  走在人群里,你不會注意到這樣一位老人:典型的北方農民,藏青色粗布衣褲,袖口和褲腳磨得發白,踏著平底布鞋,襪子都沒有穿。

  10月18日,他從家鄉山東淄博出發,帶著10萬元現金積蓄,千里迢迢來到北京。多方輾轉,找到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把錢捐給需要幫助的老兵們。

  年少時,他沒當成兵,報國夢未圓;古稀年,他捐其所有,助別人圓夢。他,就是75歲的愛心老人王兆景。打動王老的是央視“淚奔節目”《等著我》中的烈士和老兵們,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設立了“緣夢基金”,專門通過這個節目幫助離散多年的親人、戰友實現團圓夢。截至今年10月,“緣夢基金”已籌集善款3000多萬元,幫助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0多個家庭實現了團圓。

  心 結

  當兵,是王兆景年輕時的夢想。“好男兒就是要當兵,就是要保家衛國。”可惜天不遂人愿,他是家中長子,下有八個弟妹,必須幫父母挑起養家糊口的重擔。

  后來,王兆景在村里當起“赤腳醫生”,成家立業。如今,年過七旬的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種地不用繳稅了,農民也有醫療保險和養老金了,鄉村醫生可以享受國家補貼了……總之,“國家更強,人民更幸福了。”他說。

  然而,王兆景對年輕時的軍旅夢始終未能釋懷。“對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烈士們,我一直很敬仰。我們過上了好日子,說什么也不能忘了他們。”他動情地說。

  2014年5月的一個傍晚,王兆景邊吃晚飯邊看電視。央視一檔名為《等著我》的公益尋人節目引起了他的注意。隨著節目的播放,一些尋找恩人解放軍、尋找戰友的內容,讓他感同身受,他越發強烈和真切地感到:年輕時的心愿正隔著60年的光陰向他呼喚。

  “大家都應該為保家衛國的老兵們做點兒事。一人一片心,一人一份力,眾人捧柴火焰高啊!”他說。

  心 意

  2016年,王兆景拿出3萬元存款,想要捐給《等著我》欄目中提到的那些老兵們。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民,想到的是用最直接的方式來幫助別人。他給欄目組尋人熱線打電話,表達捐款意向。對方告知他可以通過銀行匯款。他記不住那一長串卡號,更搞不懂對他來說天書一般的轉賬流程。于是,他帶著錢到鎮上郵局匯款,工作人員見他不知道具體收款人,生怕他被騙了,就再三勸阻他回家。

  斗轉星移,三年過去了。王兆景還是每期不落地看《等著我》。

  今年5月26日,《等著我》節目再次讓王兆景的內心掀起波瀾。1979年,尋親者陳俊貴所在的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他的班長將最后一個救命饅頭讓給了陳俊貴,自己卻犧牲了。臨終前,班長拜托陳俊貴看望自己的父母。為完成班長的遺愿,陳俊貴開始了漫長的尋親路。尋人不得,陳俊貴便主動請纓去新疆為修建獨庫公路犧牲的戰友們守墓,同時,尋找這些烈士們的家屬,代表烈士們去看望他們。

  節目看完,王兆景老淚縱橫。他回看了不下10遍,心痛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光流眼淚沒用。沒有國哪來的家,沒有國家富強,哪來老百姓幸福。我今年75歲了,趁著能動彈得多為國家盡盡心。”

  心 愿

  年逾古稀的王兆景做了“一輩子最重要的決定”,他取出10萬元存款,趕赴北京,要把錢捐獻給這些老兵們。

  10月18日一早,王兆景帶著10萬元現金來到火車站。高鐵的速度超乎他的想象,3個小時后就到了北京。

  “出了站兩眼一抹黑,北京太大了,真分不清哪兒是哪兒。”王兆景用了一上午的時間,終于找到了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他。了解到老人的情況后,基金會理事長戚學森非常感動,但勸他不要捐了,留著這筆錢養老。可是,王兆景態度非常堅定。他流著眼淚說,懇請基金會一定幫自己實現這個心愿。

  拉著王兆景那雙粗糙的手,戚學森的眼睛濕潤了……

  “這就是普通人的家國情懷!這就是中國慈善的深厚源泉!王老是中國千千萬萬普通老百姓的代表。這不只是10萬元錢,這是一顆滾燙的愛黨心、愛國心、愛軍心,是一顆最純潔的慈善之心!決不能辜負他們,決不能忘記他們!”戚學森說。

  基金會為王兆景舉辦了捐贈儀式,和他簽訂了捐贈協議。

  王兆景看不清協議內容,戚學森便一條一條講給他聽。感動于老人的赤誠,基金會專門為他捐獻的這筆錢設立了“王兆景家庭公益金”,支持“緣夢基金”開展的烈士撫恤、老兵關懷等相關公益項目。

  “我原以為把錢捐了就行了,沒想到基金會領導這么重視,好人管善款,我放心。”王兆景覺得出乎意料,他長舒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多年的心愿終于了了……”

善待每一粒愛的種子

  王冰潔

  為了一群讓他感動卻素不相識的人,一位75歲的老農民毅然捐出了省吃儉用攢下的多年積蓄。是什么力量激發了老人的慈心善念,產生了這樣的無私大愛?

  大愛靠時代新風的熏陶。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號召全社會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銘記歷史、尊崇英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思想的引領促成了社會共識,促成了更多慈善捐贈的行動自覺,激發出普通人對英雄烈士的感恩之情,激發出人們最樸素而濃烈的家國情懷。“沒有國哪來的家,沒有國家富強,哪來老百姓幸福”正彰顯出新時代普通百姓的家國情懷。

  大愛靠創新理念的激發。慈善組織的理念創新激發了慈善捐贈的行動熱情。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利用網絡募捐平臺,積極參與99公益日,創新項目內容和募捐方式,近幾年,60%的捐贈來自普通民眾。理念創新,讓更多人的捐贈熱情被激發出來,轉化為堅定的捐贈行為。王兆景事件正是在“人人公益”的理念下,普通民眾將火熱的慈善心“外化于行”的生動例證。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像王兆景老人這樣的普通民眾,生活并不十分富裕。正因為如此,他們在家國情懷感召下捧出一顆滾燙的慈善心,就尤其令人感動;也正因為如此,對于這部分人的善心善行,慈善組織應當格外善待、格外珍惜。正是出于對老人慈善心的感動和珍惜,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不僅為王兆景老人舉辦了捐贈儀式,簽訂了捐贈協議;還專門在“緣夢基金”下設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公益金。類似王兆景老人這種感人至深的善舉,將激勵慈善領域從業人員,強化使命擔當,更加規范、嚴謹、認真地工作,充分發揮好每一分善款的社會效應,不辜負捐款人的期望與重托。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0.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