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高質量建設民政特色職業教育

時間:2020-12-1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民政部培訓中心)院長(主任)王勝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的關鍵節點召開的一次關鍵會議,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全會清晰地指出了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提出了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既為推動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發展職業教育提出了希望。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作為民政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深刻把握民政工作本質的基礎上,切實履行教育培訓職能,建設具有民政特色的職業高等院校,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是堅持立德樹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貫徹全會精神,就必須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目標,培養具備健康身體素質、良好職業道德、優秀技術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堅持構建“大思政”格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改革,以志愿服務品牌“社管青年”為載體,統籌好校內課程教育與實踐教育有機結合,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每節課堂、每項活動、每個班級乃至校園每個角落,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積極態勢。加強民政職業精神培育,深入研究和挖掘民政職業精神內涵和價值核心,宣傳民政精神,講述民政故事,傳承民政基因,促進學生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形成具有民政特色、學院特色的優質校園文化。

二是推動特色發展。全會要求“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貫徹全會精神,就必須堅持特色發展、質量立校,聚焦健康養老、現代殯葬、社會工作、康復輔具等民政行業技術最前沿發展動態,完善“幼老康故”特色專業集群建設,使各專業特色更加鮮明、實力更加雄厚、品牌更加彰顯。打造高質量專業評價機制,以學生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就業質量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為核心,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動態化。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產教融合為出發點,以促進就業為落腳點,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人才培養格局,并適時開設高職本科試點專業,在民政民生教育領域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三是建設優秀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貫徹全會精神,就必須主動承接國家“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加強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實施“名師工程”,加大教學名師、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形成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梯隊。改革創新評價體制機制,建立健全以重師德、重實績、重貢獻為導向的考核與激勵機制,破除“五唯”傾向,建設“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新格局。積極推動校企共建共享培養培訓基地、企業實踐基地,互派骨干參與教學和生產活動,實現雙向促進、雙向提升。打造與職業高等院校建設目標相適應的中層管理體系,實現“能者上,庸者下”。加強輔導員建設,完善準入制和退出制,做到優中選優,推動輔導員水平全方位提升。

四是服務經濟民生。《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貫徹全會精神,就必須依托民政部培訓中心等重要平臺,圍繞養老、殯葬、假肢、社工、婚慶、兒童等技能人才緊缺領域,面向在校學生和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繼續教育,打造民政培訓核心基地。參與制定健康養老、殘疾人服務、殯葬改革、婚姻服務、社會工作、社會治理等相關領域的政策制度、行業標準,建設民政科技重點實驗室,打造民政智庫。發揮雙校區優勢,建設大興校區民政教育基地和燕郊校區產教研一體化共享型實訓基地,為京津冀地區經濟民生發展提供更大支持。開發更多行業需求的“1+X”證書,完善現有“1+X”證書相關標準、題庫、網絡資源,為高質量學習和高質量就業做好服務。探索非學歷教育與學歷教育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機制,發揮“北京市學分銀行聯盟成員”作用,為全民終身學習提供更多機會。

五是全面從嚴治黨。全會指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全會精神,就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和加強黨對學院工作的全面領導,把政治標準、政治要求落實到辦學治校各方面,為建設民政特色職業高等院校提供堅強保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切實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嚴格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提高辦學治校能力和水平。持續推進作風建設,構建糾治“四風”長效機制,鞏固拓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進一步強化基層黨支部建設,推動黨建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強有力的戰斗堡壘,為學院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面對新時代、新格局、新要求,學院上下將進一步發揚釘釘子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恒心和毅力,做大做強民政職業教育,適時提升辦學層次,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1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